盐粳68:辽宁盐碱地上的绿色希望
2024-08-04 03:35:19 发布
在辽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盐粳68以其卓越的特性,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绿色希望。作为粳型常规水稻,盐粳68以其国审稻2007040的编号,向世人展示了其独特的价值。
盐粳68的诞生,是89F5-91与盐粳32的完美结合。它在2003年经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严格审定,证明了其品质与潜力。生长周期平均157.1天,比金株1号早熟1.5天,这不仅意味着更高的效率,也代表了对时间的尊重。
在产量上,盐粳68同样不遑多让。2004年和2005年的区域试验中,它的平均亩产分别达到了633.1公斤和595.9公斤,均比对照金株1号有显著增产。2006年的生产试验更是以635.2公斤的平均亩产,再次证明了其高产的特性。
米质方面,盐粳68同样达到了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整精米率65.9%,垩白米率仅为10%,垩白度1.2%,胶稠度8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4%,这些数据不仅体现了其卓越的品质,更彰显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盐粳68的栽培技术要点同样值得关注。从育秧到移栽,从肥水管理到病虫防治,每一步都经过了精心设计,确保了作物的健康生长和高产出。特别是对稻瘟病的防治,更是体现了盐粳68在抗病性上的考量。
最终,盐粳68以其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中感稻瘟病的特点,通过了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被推荐在辽宁南部、北京、天津稻区种植。这不仅是对盐粳68品质的认可,更是对辽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科研实力的肯定。盐粳68,这片土地上的绿色希望,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