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培育的马铃薯新品种——福农薯5号,带来丰收的希望
在福建农林大学的努力下,一种名为“福农薯5号”的马铃薯新品种应运而生,为马铃薯种植者带来了新的丰收希望。这个品种以其出色的产量和抗病性,成为了农民朋友们的新宠。
福农薯5号是一种中晚熟的鲜食类型马铃薯品种,其生育期为87天。这种马铃薯的株型半直立,茎绿色,小叶边缘波状程度弱,花冠白色,呈现出近五边形的优雅姿态。薯块呈长卵圆形,薯皮和薯肉都是浅黄色,芽眼浅,使得整个薯块看起来既美观又实用。
在营养成分上,福农薯5号同样表现出色。它的干物质含量达到了20.80%,淀粉含量为12.50%,蛋白质含量为2.18%,维生素C含量高达25.40毫克/100克,还原糖含量为0.32%。这些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得福农薯5号成为了健康饮食的优选。
抗病性方面,福农薯5号对晚疫病有中感,但对PVX和早疫病、青枯病、环腐病、疮痂病、黑痣病等均表现出抗性。在两个生长周期的测试中,福农薯5号的亩产分别达到了3410.1千克和2838.1千克,比对照品种费乌瑞它增产33.70%和3.70%,显示出其卓越的产量潜力。
栽培福农薯5号时,应选择中等肥力以上、通气良好的沙壤土地块。在前茬作物收获后,需要对土壤进行深翻,并施用腐熟有机肥3000~4500千克/亩。播种前,施用适量的氮、磷、钾肥,其中氮肥90%作为基肥,10%作为苗期追肥。适宜的种植密度为4000~4500株/亩,行距110~120厘米,株距25~30厘米。在生长中期,喷施磷酸二氢钾2~3次,以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福农薯5号适宜在福建地区冬、春季种植。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施足基肥,后期喷施叶面肥以防止早衰。同时,一旦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并注意使用晚疫病药剂进行防病,以防病害蔓延。
总的来说,福农薯5号以其高产、抗病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了马铃薯种植的新选择,为农民朋友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