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为“和美越乡”共富片区找“坐标”
片区组团如何高质量发展?最近,浙江省绍兴市农业农村局深入新昌县东茗乡,以“下岩贝·金山上”片区组团为案例进行解剖调研,为“和美越乡”共富片区建设寻找坐标。
“下岩贝·金山上”片区由后岱山、金山、下岩贝三个核心村组成,辐射周边5个村庄,区划面积6.22平方公里,共有1212户2831人。其中,下岩贝面向“穿岩十九峰”,文旅资源最为丰富。新昌县文旅集团瞄准这一宝地,投资兴建了“山中来信”等高端网红民宿,带动下岩贝各种服务业态迅猛发展。
为了分解流量带来的压力,同时也为了共富发展,2022年,东茗乡组建成立了“下岩贝·金山上”片区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差异化定位,抱团式发展。即:吃住游玩在下岩贝;产业发展在金山;公共服务在后岱山。2024年,片区总收入突破500万元,全年吸引游客60.7万人次,同比增长14.3%。但新的矛盾和挑战也在不断形成。
新昌县分管文旅的副县长李一峰在座谈会上表示,两年多来,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营,特别是抓住产业发展这一核心,对三个村进行精准定位,实现差异化发展,已经初步形成片区发展的良好基础。在活动传播方面,策划实施了烟花秀、网红博主签约等,赋能片区业态运营,出现了一房难求的现象。但因为片区具有开放性,而非封闭性的特点,其方法、思路与景区运营有所不同,接下去,要重点探索村“两委”运营向专业团队运营转换的发展路子。
东茗乡乡长孙广雨则坦言,随着片区组团的发展,业态先后落地,农户的房租也开始上涨,一方面实现了农户增收,但另一方面也形成了新的矛盾。因此,村集体计划将村民闲置物业尽量流转过来,在供需两方面找到一个平衡。另外,片区发展所需的用地指标严重不足,也影响着片区进一步发展,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给予考虑。
作为核心村中旅游资源比较贫乏的村落,后岱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国洋说,通过两年多的磨合,三个村对抱团发展的认识越来越一致。以前,他到外地讲课辅导,往往具名后岱山村支书,现在,已经习惯加上片区党委副书记的头衔。但在差异化发展方面,后岱山希望多些“人间烟火味”,发展柴火饭、中医、木偶非遗等业态,一方面为组团提供公共服务,另一方面也要形成自己的定位。
新昌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黄河指出,片区建设涉及到乡镇和国企以及村落等各个方面,关系比较复杂。现在,通过党建力量形成决策机制,解决了规划一张图,以及工作沟通和协调等一系列问题。乡镇是块状的,而政府部门和国企是线状的,因此需要由东茗乡政府统筹,让三个村的书记坐到同一张板凳上去,实行抱团发展。然后通过KPI考核,将责任落到实处。
人的问题也已开始形成机制。对外抱团以后,需要树立典型,吸引更多的青创人才加入。目前,片区已经成立了青创人才支部,可以吸收党员、发展党员。要打通通道,通过资金上众筹,空间上复合等不同方式,吸引各类人才参与到片区发展中。
绍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吕田指出,根据最近发布的《全域建设“和美越乡”共富片区实施方案》,其分别从统筹规划、强化建设、立足运营三方面,确立了15项任务。根据考察和座谈发现,“下岩贝·金山上”片区建设,符合该“实施方案”要求,也反过来证明了该“实施方案”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吕田强调,片区发展与单村发展最大的不同,就是要站在片区角度,进行差异化定位,而绝不能搞同质化竞争,否则就失去了片区化发展的必要性。比如,电商直播就不应该每个村都搞一套,内部的同质化竞争,将影响片区的整体发展。就村民资产流转问题,他指出,统一流转不能损害农民利益,要建立合理增长机制,确保农户出租收入“随行就市”。
作为特邀参与的调研成员,浙江省乡村建设促进会会长蒋文龙提出,“下岩贝·金山上”片区资源好,基础扎实,接下去,应该把茶叶作为片区发展的产业支撑,予以进一步强化,在项目筹划、业态引进、活动策划、导视系统设计中,充分植入茶产业元素,将农业和文化旅游紧密融合,形成农文旅创新样本。同时,还要谋划数字化小程序,一方面链接组团内各种业态,将每次活动分散的流量集聚成数据池,开发二次和三次等消费;另一方面,通过分润系统,形成“片区公司”造血机制,找到可持续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