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画“引客”乡村游“红火”
“这里生态环境好,简直像天然空调房!”当松花江畔吹来丝丝凉风,广东省广州市的马跃华和姐姐在黑龙江省肇东市乐安新区开启了为期60天的“北上避暑”旅居生活,尝试一种全新的“深度旅居”模式。她们不再满足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而是选择租房“安营扎寨”,像当地人一样生活,伴着稻香入睡,在鸟语花香中醒来。
炎炎夏日,避暑纳凉成为广大游客的新需求,黑龙江省肇东市瞄准旅游市场吹起“清凉风”,发挥哈尔滨都市圈“近城优势”与“生态禀赋”双重加持,精心做好“避暑+”文章,推动旅游与农业、文化、体育、科技、创意设计等跨界融合相互赋能,不断催生新业态、生成新场景,丰富旅游线路和产品,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品质,精准满足游客个性化、多元化需求,放大旅游对提振消费的带动效应,让更多“农文旅流量”变成“消费增量”。
田为“纸”,稻为“墨”!“稻田也可以变得这么浪漫,充盈无尽的诗情画意,让人赏心悦目。”每天,马跃华和姐姐都会来到稻田公园,27亩稻田将农耕与艺术相融,选用紫色、红色、黄色、黑色等特色水稻品种,由人工精准插秧,根据不同的图案、颜色,在田地间栽种不同颜色水稻苗,形成色彩对比差异,勾勒出以大地作纸、水稻为墨的稻田画,既保留传统农耕文化底蕴,又融入现代潮流设计的创新元素,“种”出黑土地的浪漫韵味,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成为承载生态农业、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景点。
“一天好几次来稻田公园开始‘候鸟式’旅居生活,闲谈中了解当地特色文化习俗,傍晚跟着当地村民一起跳广场舞、扭秧歌,已经从‘单纯躲热’升级为‘深度体验’。”马跃华兴奋地说,还参加了肇东第二届半程马拉松赛,“活力乐安”广场音乐会,小区铁锅炖升腾的热气、锅包肉的金黄酥脆、烧烤摊的烟火香气……都成了她们每日味蕾最真切的期待,带来持续不断的“舌尖”上惊喜。
稻禾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水稻的清香。随着水稻不断生长,稻田画的颜色也出现不同变化,视觉效果更加立体逼真,在扮靓乡村的同时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赏打卡。“真好看,这稻田画真美!颜色各异的水稻勾勒出独特景观。”北京游客徐宝珠赞叹说。登上观景台俯瞰,围绕数字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和质量农业为主题的三幅巨型稻田画映入眼帘,稻田以翠绿为底板,红黄橙紫黑等多种彩色水稻苗点缀其间,勾勒出农舍、粮仓、楼房、飞机、高铁等图像,形象绘制出乡村振兴“魅力肇东”“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等农业艺术景观图案,并配上“寒地黑土松花水”“肇东香米味最美”等宣传语,不仅仅是一幅幅美丽的稻田画,更是一张推介肇东特色旅游的请柬。目前,融入地域文化、农业元素的稻田画,日均接待游客千余人次,成为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亮丽名片。
“我分享朋友圈,让大家都瞧瞧,稻田画巧妙地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创意相结合,既表达乡亲们种好粮,建设新农村的决心,又实现乡村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好的追求。”从上海返乡“避暑”的王萍说,为了让孩子暑假过得更加快乐和舒适,带着全家回家乡游玩,稻田公园留下了孩子奔跑的足迹,浓密树荫下留下惬意野餐,成为她家延长停留、深度融入的重要动力。据了解,稻田画从5月份开始插秧制作,进入7月份呈现出最佳观赏效果,观赏期将持续至10月份。“等到9月份水稻成熟至金黄色,稻田画会更漂亮,另有一种诗情画意的自然美。”附近五湖村曲家屯农户李建国说。
随着稻田画旅游“升温”文化“加码”,肇东市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档升级了公路、停车场,新修了时钟广场、口袋公园、公汽站点,提升文旅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振兴路,让传统水稻焕发新生机,美丽稻田变身旅游资源,续写出“稻语自然”新篇章,初步形成了“避暑+运动+度假+文化体验”的复合型旅游消费新场景,取得了提高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成绩。
沿着稻田公园木质休闲栈道,漫步在450亩稻田内,在充满田园风情的“稻田等夕阳”“网红打卡点”景点里休憩小聚,在“耕牛与农人”“汲水和除草”等稻草制作的水稻生长历程景观旁分享照片频频刷屏,躺在“稻田户外长椅”上稻穗轻吻乡愁,都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观赏体验。“稻草人穿着东北特有的花花衣裤,吊足了游人胃口,引得大家驻足久久观望,明年推荐更多朋友也来‘避暑’。”福建游客刘小兵高兴地说。
田埂旁,憨态可掬的小胖熊等卡通人物在稻浪间腾跃,将研学、稻田摄影等活动推向高潮,成为游客领略农耕文化、拍照打卡的好去处。并带动周边民宿、农家乐等新业态,将丰收的图景拉得满满,助力村民捧起旅游“金饭碗”。近年来,肇东市依托千年文化底蕴和优质黑土资源,以科技赋能、文化铸魂,以稻田艺术为切入点,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文化体验+生态旅游”转型,打造可复制、可持续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稻田画“引客”来,带动周边村屯定制农业加速升级。东发办事处抢抓位于乐安新区核心区域的优势,发展定制农业3000亩,吸引游客前来“扫货”。五湖村、东发村利用农户“房前屋后”闲置菜地,种植原生态、农家味蔬菜品种,设置30-120平方米微型菜园258区块,提供全托管、半托管、共享小菜园定制服务模式,依托游客定制认领,体验亲手耕耘、收获田园乐趣等方式,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同时,五湖村186栋蔬菜大棚分户定制种植茄子、辣椒、黄瓜、西红柿等蔬菜,在成熟时通过举办采摘节、开设亲子农耕课,年接待游客超过1000人次。同发村1200亩水田种植优质水稻品种,瞄准定制一亩田、订购一家米定制服务,提供品种选择、田间管理、加工包装全流程服务,定制收益可实现3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