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改”沉睡古村 黄河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5-08-29 18:15:58 更新 来源:中国农网

夜幕降临,沿着黄河一路前行,“天下黄河第一村”——位于内蒙古包头市的画匠营子村渐渐映入眼帘。近日,记者探访该村时,一场别开生面的“黄河合唱好声音”汇报演出正在这里上演。绚丽的灯光、此起彼伏的歌声,吸引了众多游人,让这个坐落在黄河岸边的小村庄变得热闹非凡。

时间回到2016年,随着包头市稀土高新区规划的实施,全村250多户村民迁至6公里外的安置房。人们搬走后,大量房屋闲置荒废,画匠营子一度变得比以往更加寂静。

转机出现在2024年,一场“爆改”彻底改变了闲置村落的命运。当年10月,包头市引入专业文旅集团进行策划运营,全面启动“黄河大集”景区项目。该项目在保留原有自然景观风貌和村落格局的基础上,沿河修建了商业街区,将闲置房屋改造成特色商铺、黄河文化民俗展览馆、艺术创意空间等,形成了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文旅综合体。

“好吃的油糕圈圈嘞!”在王玉枝的油糕店内,油锅里正翻滚着金黄色的油糕,她一边煎制,一边热情地吆喝。从七八岁就开始学做油糕,这门手艺已经陪伴了她大半生。

“从搬迁离开到开发旅游,我从没想过家乡的变化这么快!”交谈中,王玉枝的嘴角总是上扬着。她欣慰地说,原本以为三五年才能吸引游客,没想到第二年景区就“火”了。现在,店铺门前每天游人络绎不绝,高峰期日收入每天一千多元,平时工作日也能赚六七百元。她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我已经退休了,还能有这样的收入,真的很满足!”

烧卖、焖面、肉夹馍……每天,各类特色美食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无数游客驻足品尝,浓浓的烟火气弥漫在整个街区。世代居住于此的村民们重返老屋,用自幼熟悉的手艺开起店铺,走出了一条致富新路。目前,包头市正全力推动文化资源向经济动能转化,推进画匠营子村农业、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构建塞外旅游新地标。

夜幕下,行走在稀土高新区黄河景观大道画匠营子段,一侧是传来吟咏黄河歌声的热闹商业街区,另一侧是100多种野生植物、200多种鸟类栖息的壮丽黄河景观,农民富与生态美相得益彰,绘就出一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