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玛曲:党建赋能牧区治理 服务直达暖人心

2025-08-30 18:15:36 更新 来源:中国农网

今年以来,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紧盯分类推进“五区”基层党建工作,聚焦全县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结合牧区实际,积极探索地方特色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玛曲县积极健全完善“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三级联动组织体系,从致富能手、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中精心遴选36名“党员中心户”,辐射带动306名党员,结对联系5990名群众,实现“偏远散”牧区服务全覆盖。以数字赋能基层治理创新,聚焦牧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通集为民服务、应急救援、基层治理等功能于一体的“373·1376”党建先锋热线,通过“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的“四单”闭环模式,真正架起党群“连心桥”,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让党组织的温暖响彻草原深处、走进牧民心里。完善阿万仓镇景区红色驿站服务设施,重点打造娘玛寺、天下黄河第一湾、河曲神骥乘马服务中心等红色驿站,安全服务骑行游客600余人次,实现了“骑行零事故、体验零投诉”,旅游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筑牢了高质量发展的组织基础。

紧盯村(社区)“两委”换届的关键节点,玛曲县从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牧民党员、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等人员中吸纳储备72名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后备力量,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增加35%。通过“三级联带”机制安排72名优秀村级干部到村跟班,提前熟悉村级事务,进一步优化了后备干部队伍人员配置。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对41个牧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并对262名村级后备干部、327名村“两委”及179名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开展了任职资格联审,保证了全县村“两委”干部队伍的纯洁性。聚焦村级集体“三资”管理、村级重要事务、重点工程、重大支出等项目,对全县36个行政村、5个生产大队和2个社区开展村(社区)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确保换届期间资产不流失、财务资料不丢失、财务管理不混乱,从全流程保证村“两委”干部自身素质硬、带动能力强、服务意识高。

结合牧民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特性,玛曲县在转场必经之路和草原深处,设置36处集装箱式、帐篷式“党员中心户+游牧转场站”功能型服务站,有效破解了草原地区服务半径大、响应速度慢的难题,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增强了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立足牧区群众“定居+游牧”实际,玛曲县以转场中途流动送学为目标,依托273名村情民意“信息员”、矛盾纠纷“化解员”、创安创稳“战斗员”、帮办代办“勤务员”、游客服务“指引员”等牧民党员,将组织生活融入转场迁移、牧业生产和生态保护,开展理论学习210场次,结对帮学500余次,实施应急救助29次,将服务延伸到了牧民家门口、群众心坎里,实现了党组织和群众生活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