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拂北极添活力 “村晚”载情展风华
九月的北极村,悄悄褪去盛夏的燥热,秋意正浓。9月4日至5日,以“极光耀边疆・幸福满北极”为主题的一场“村晚”在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镇北极村七星广场开幕——这是一场由村民亲手操持的盛会,自编自导、自演自赏,把北极村的秋日热闹全装进了这场“村晚”里。
夜幕降临前,广场周边的市集率先点燃了这份秋日的烟火气。摊位上,豆角干、茄子干码得整整齐齐,透着农家晾晒的质朴;罐子里的北极雪菊舒展着花瓣,泛着淡淡的金黄光泽;袋装的黑小麦粉凑近便能闻到醇厚的麦香,还有刚在九月采摘晾晒好的玫瑰花茶……“都是咱村里自己种、自己做的,新鲜得很!刚才这一筐柿子,转眼就被游客买空了。”志愿者栾云热情地招呼着,声音里满是自豪。
随着暮色渐浓,七星广场中央的“百家宴”已依次排开。北极村的先优模范、村民与游客围坐在一起,筷子起落间,夹起的是地道的农家味,聊起的是村里的老故事与新变化。
“自家办晚会,咱必须热热闹闹准备!”台下,村民周淑梅正对着镜子整理演出服,脸上满是期待。北极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威则忙着穿梭在人群中,朴实的话语里满是真诚:“这是咱村的大喜事!感谢大伙儿来演出、来捧场,咱们就是要通过‘村晚’,把北极村的地域魅力亮出来,吸引更多游客来,让村里的日子更红火,让祖国北疆这颗‘明珠’更闪耀!”
当晚幕完全笼罩大地,“极光耀边疆・幸福满北极”“村晚”的灯光骤然亮起,照亮了澄澈明净的九月夜空。15个节目轮番登场,每一段舞姿、每一句歌声,都藏着北极村的过往与未来,也映着村民们的欢喜与期盼。
开场舞《村光大道》一亮相,便赢得满堂喝彩。村民们身着色彩鲜亮的服饰,踩着欢快的鼓点起舞,裙摆飞扬间,满是对家乡的热爱与对好日子的欢喜;小合唱《我的未来不是梦》响起时,舞台上的身影格外特别——北极村本地创业代表史瑞娟、郭昊天,还有外来投资创业的邱小允、吕天艳,四人的歌声清亮又坚定,唱出了“本地人扎根、外来人兴业”的底气。随后,北极乐队带来的《光辉岁月》一奏响,台下的年轻人立刻跟着节奏拍手合唱,青春的活力在广场上涌动;马爬犁协会、游艇协会、家庭宾馆协会的代表们敲锣打鼓上台带来节目《北极村里三大宝》,直白的唱词里,是北极村从“单一产业”到“文旅融合”的巨变——以前马爬犁是出行工具,现在成了游客喜爱的体验项目;以前江边只有渔船,现在游艇载着人看九月的界江秋景;以前村民住土坯房,现在家庭宾馆成了“致富经”,台下村民的掌声格外响亮——这每一句唱词,都是他们亲身经历的好日子。
“我是看着村子一步步从沉寂走向热闹的,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真让我打心底里自豪!”刚结束表演的李剑锋,眼中满是难掩的欣喜。2018年12月至2021年7月,他曾担任北极村驻村第一书记,彼时的北极村还带着偏远冻土村落的沉寂——基础设施跟不上需求,能叫得上名的景点没几个,游客来了也难留住,接待能力捉襟见肘。而如今,街道两侧立起太阳能路灯,“漠口老街”等新景点拔地而起,2024年北极村接待游客量创下历史新高。望着眼前文旅兴旺、村民心往一处聚的新模样,李剑锋满心都是感慨。
从昔日偏远的冻土村落,到如今的和美乡村,北极村的这场“村晚”,早已不只是一场热闹的聚会。它更像一部浓缩的“村史”——记录着“本村人”的坚守与奋斗,见证着“外来人”的融入与奉献,承载着“年轻人”的传承与创新;它也像一扇窗,让人们看到北极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如何一步步把生态保护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好、让村民的生活过得更好。这场秋日里的“村晚”,成为了北极村幸福记忆里,最温暖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