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作为重要的豆科作物,在我国南方和西南地区广泛种植。然而,随着气温回升和土壤湿度增加,田间杂草生长迅速,严重影响蚕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因此,科学合理地使用除草剂,是提高蚕豆田管理效率、实现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一、蚕豆田常见杂草种类
蚕豆田中常见的杂草种类主要包括:
- 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如马唐、牛筋草、稗草等;
- 阔叶杂草:如猪殃殃、荠菜、野油菜、繁缕等;
- 部分多年生杂草:如香附子等。
不同地区杂草种类略有差异,建议农户在用药前进行田间调查,明确杂草类型,以便选择合适的除草剂。
二、蚕豆田除草剂选择原则
选择除草剂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 选择性高:对蚕豆安全,不影响作物生长;
- 药效稳定:对目标杂草防除效果好;
- 残留低:不影响后茬作物;
- 成本合理:经济适用,便于大面积推广。
三、蚕豆田常用除草剂及使用方法
1. 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
在蚕豆播种覆土后、出苗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可有效控制早期杂草萌发。
- 推荐药剂:乙草胺(Acetochlor)或异丙甲草胺(Metolachlor);
- 用量:
- 乙草胺:每亩使用90%乳油50-60毫升;
- 异丙甲草胺:每亩使用72%乳油60-80毫升;
- 使用方法:兑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于土壤表面;
- 注意事项:
- 土壤墒情良好时效果最佳;
- 避免在大雨前喷药,防止药液流失;
- 不宜在沙质土壤或有机质含量低的地块使用,以防药害。
2. 苗后茎叶处理(杂草出苗后)
适用于蚕豆出苗后、杂草2-4叶期的防治。
(1)以禾本科杂草为主时
- 推荐药剂:精喹禾灵(Quizalofop-P-ethyl)或高效氟吡甲禾灵(Haloxyfop-P-methyl);
- 用量:
- 精喹禾灵:每亩使用5%乳油60-80毫升;
- 高效氟吡甲禾灵:每亩使用10.8%乳油30-40毫升;
- 使用方法:兑水30-40公斤,定向喷雾;
- 注意事项:
- 不宜与阔叶除草剂混用;
- 施药后24小时内遇雨需补喷;
- 避免高温时段施药,防止药液蒸发过快。
(2)以阔叶杂草为主时
- 推荐药剂:乙羧氟草醚(Fomesafen)或氯氟吡氧乙酸(Fluroxypyr);
- 用量:
- 乙羧氟草醚:每亩使用24%乳油20-30毫升;
- 氯氟吡氧乙酸:每亩使用20%乳油50-60毫升;
- 使用方法:兑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
- 注意事项:
- 蚕豆苗期不宜使用,建议在3片真叶后使用;
- 避免药液接触蚕豆心叶,防止药害;
- 建议选择晴天上午或傍晚施药。
3. 禾阔双除混配方案(适用于混合杂草)
- 推荐配方:精喹禾灵 + 乙羧氟草醚;
- 用量:
- 精喹禾灵:5%乳油60-80毫升;
- 乙羧氟草醚:24%乳油20-30毫升;
- 使用方法:兑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
- 注意事项:
- 混配前应先做小范围试验,确保安全;
- 不建议与其它杀虫剂或叶面肥混用;
- 喷药后观察3-5天,如有轻微药害应立即补水缓解。
四、蚕豆田除草剂使用注意事项
- 严格按照说明书用药,避免随意增加用量;
- 轮换用药,防止杂草产生抗药性;
- 注意天气条件,避免在高温、大风或降雨前施药;
- 做好安全防护,穿戴手套、口罩、防护服等;
- 药剂储存:存放于阴凉干燥处,远离儿童和食品;
- 残液处理:不得随意倾倒,防止环境污染。
五、总结
蚕豆田杂草种类多、生长快,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除草策略。根据蚕豆生长阶段和杂草类型,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和施药时间,是提高除草效率、保障蚕豆产量的关键。同时,注意用药安全和环境保护,做到绿色防控、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