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生产中,阔叶杂草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们与作物争光、争水、争肥,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合理选择和使用除阔叶草的除草剂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化学除草剂品种、使用技术、不同季节及地区应用方案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提供具体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常见除阔叶草的除草剂品种
目前我国登记用于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种类较多,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 磺酰脲类除草剂:如苯磺隆(Triasulfuron)、噻吩磺隆(Thifensulfuron-methyl),适用于小麦田。
- 三嗪酮类除草剂:如嗪草酮(Metribuzin),适用于大豆、马铃薯等作物田。
- 酰胺类除草剂:如乙草胺(Acetochlor)、异丙甲草胺(Metolachlor),适用于玉米、花生等作物。
- 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如咪草烟(Imazethapyr),适用于大豆、玉米等耐药性作物。
-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如2,4-D丁酯、麦草畏(Dicamba),适用于麦类作物。
权威来源:《中国农药信息网》http://www.chinapesticide.org.cn
使用除阔叶草除草剂的操作步骤
步骤一:识别杂草种类
在施药前,必须准确识别田间杂草类型,尤其是区分禾本科与阔叶杂草,以确保选用对症的除草剂。
步骤二:选择合适除草剂
根据作物种类、生育期及杂草发生阶段,选择适合的除草剂。例如:
- 小麦田可选苯磺隆、氟磺胺草醚;
- 大豆田可选咪草烟、氟磺胺草醚;
- 玉米田可选噻吩磺隆、乙草胺复配制剂。
步骤三:确定用药时间
通常建议在杂草出苗后2~4叶期施药,此时杂草吸收能力强,除草效果最佳。
步骤四:正确配置药液
按照产品说明书推荐剂量稀释,避免过量或不足。一般采用二次稀释法,先用少量清水溶解原药,再加入足量水搅拌均匀。
步骤五:喷洒作业
使用背负式喷雾器或自走式喷药机均匀喷洒,注意风速控制,避免飘移污染邻近作物。
步骤六:清理设备与安全防护
喷药结束后立即清洗喷雾器,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等,防止中毒事故发生。
不同季节与地区的使用方案
春季(东北、华北地区)
春季气温回升,阔叶杂草开始萌发,适合使用乙草胺+莠去津复配制剂于玉米播后苗前封闭处理,或使用氟磺胺草醚于大豆田苗后茎叶处理。
推荐配方:
- 玉米田:乙草胺 + 莠去津(每亩用量30~40ml)
- 大豆田:氟磺胺草醚(每亩用量50~60ml)
夏季(华东、华南地区)
高温高湿环境下,阔叶杂草生长迅速,建议使用选择性强、内吸性的除草剂,如苯磺隆、咪草烟等。
推荐配方:
- 麦田:苯磺隆(每亩用量10g)
- 水稻直播田:丙草胺+苄嘧磺隆(每亩用量40~50g)
秋季(西北、西南地区)
秋季播种的小麦、油菜等作物,应重点防控早春型阔叶杂草。推荐使用噻吩磺隆或氟吡嘧磺隆进行苗后处理。
推荐配方:
- 小麦田:噻吩磺隆(每亩用量10~15g)
- 油菜田:草除灵(每亩用量30~40ml)
注意事项
- 轮换用药:长期使用单一除草剂易导致杂草产生抗药性,建议每年更换不同作用机制的除草剂。
- 天气条件:避免在大风、大雨天施药,以防药液漂移或流失。
- 土壤湿度:封闭除草剂需在土壤湿润条件下使用,利于药膜形成。
- 作物安全性:严格按照推荐剂量使用,避免对作物造成药害。
- 环境安全:远离水源、养蜂区,防止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