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黑葡萄(Summer Black Grape)是近年来在我国广泛推广的优质早熟葡萄品种之一,具有抗病性强、果实色泽浓黑、糖度高、风味浓郁等优点。了解其生育周期及其对应的栽培管理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一、夏黑葡萄生育周期概述
夏黑葡萄属于欧美杂交种,属二倍体葡萄品种,生长期较短,一般在长江流域地区从萌芽到成熟约需100~120天,是我国南方地区理想的早熟葡萄栽培品种。
根据农业部发布的《中国葡萄产业发展指南》(http://www.moa.gov.cn/ztzl/zgncpzx/),夏黑葡萄的主要生育阶段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 萌芽期
- 新梢生长期
- 开花坐果期
- 果实膨大期
- 转色成熟期
- 采收后管理与休眠期
以下将结合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详细介绍每个阶段的具体管理措施。
二、不同生育期的种植技术要点
1. 萌芽期管理(春季,3月上旬至4月中旬)
区域差异:
- 南方地区(如江苏、浙江、湖北):气温回升快,萌芽早,注意防倒春寒。
- 北方地区(如河北、山东):需延迟修剪,防止过早萌芽受冻。
操作步骤:
- 清园消毒:清除枯枝落叶,喷施石硫合剂(波美3~5度)进行全园消毒。
- 适时修剪:保留健壮结果母枝,剪除弱枝、病枝。
- 催芽肥施用:每亩施尿素10~15kg + 磷酸二铵10kg,促进萌芽整齐。
注意事项:
- 避免低温天气施肥,以防根系受损。
- 注意覆盖地膜保温保湿,尤其在北方地区。
2. 新梢生长期管理(4月下旬至5月中旬)
关键任务:疏梢定梢、绑蔓整形
操作方法:
- 每个结果母枝留2~3个新梢,多余抹除;
- 当新梢长至30cm时及时绑缚,防止风吹折;
- 结果枝摘心应在花前3~5天进行,保留顶端副梢2叶反复摘心。
病虫害防治:
- 喷施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预防灰霉病;
- 防治蚜虫可用吡虫啉或啶虫脒。
3. 开花坐果期管理(5月下旬至6月上旬)
此阶段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
关键技术措施:
- 花序整理:每穗留15~20个小分穗,去除副穗;
- 保果处理:使用赤霉素(GA3)+ 细胞分裂素(CPPU)混合液蘸穗或喷雾;
- 控水控肥:避免大量氮肥和水分导致落花落果。
注意事项:
- 开花期避免喷药,以免影响授粉;
- 若遇连续阴雨,应加强通风排湿,预防霜霉病。
4. 果实膨大期管理(6月中旬至7月上旬)
目标:促进果实快速膨大,减少裂果现象。
操作步骤:
- 分2~3次进行果实膨大处理,常用配方为赤霉素+氯吡脲;
- 每亩追施硫酸钾复合肥20kg,配合钙镁肥,增强果实硬度;
- 及时套袋,选用透气性好的蓝色或白色纸袋,预防日灼和病虫害。
注意事项:
- 套袋前必须喷一次杀菌杀虫剂;
- 套袋避开高温时段,选择晴朗早晨或傍晚。
5. 转色成熟期管理(7月中旬至8月初)
此阶段重点提升糖度、改善着色。
管理措施:
- 控制水分供应,防止裂果;
- 增施磷钾肥,如磷酸二氢钾500倍液叶面喷施;
- 去除老叶、遮光叶片,增加光照强度。
注意事项:
- 避免一次性大量施肥,防止烧根;
- 高温期间可采取遮阳网降温,保护果实。
6. 采收与采后管理(8月中下旬)
采收标准:
- 果粒呈紫黑色,含糖量达16%以上;
- 果实紧实不软化。
采后管理:
- 采后及时施入有机肥(如腐熟鸡粪或羊粪)每亩2000kg;
- 配合施用复合肥(N-P₂O₅-K₂O=15-15-15)20kg;
- 清理残果、病叶,做好秋季修剪。
三、不同地区的种植策略建议
华东地区(如江苏、浙江)
- 优势:气候湿润,适合夏黑葡萄生长。
- 建议:采用避雨栽培模式,降低病害发生率;合理密植,提高早期产量。
华北地区(如河北、山东)
- 挑战:早春易受倒春寒影响。
- 对策:适当推迟修剪时间,延迟萌芽;采用双层覆膜保温技术。
西南地区(如四川、重庆)
- 优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 建议:加强排水系统建设,防止夏季暴雨积水;注重果实套袋与病害防控。
四、结语
掌握夏黑葡萄的生育周期规律,并根据地域气候条件采取科学的种植管理措施,是实现优质高产的关键。通过精细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可以显著提升夏黑葡萄的商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