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对虾的生物学特性与适温范围
白对虾(学名:Litopenaeus vannamei),又称南美白对虾,是当前全球水产养殖中最重要的虾类之一。其适应性强、生长快、抗病能力较好,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广泛养殖的优质经济虾种。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发布的《水产养殖环境控制技术指南》(链接]),白对虾最适宜的生长水温为 25℃~32℃,在此温度区间内,其摄食活跃、代谢旺盛、生长速度最快。
当水温低于 18℃ 时,白对虾的新陈代谢显著减缓,摄食量下降,甚至停止进食;而高于 34℃ 则可能引发热应激反应,导致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疾病。
二、白对虾养殖中的温度调控技术
1. 水温调控的基本原则
- 保持稳定:避免水温剧烈波动,日温差不宜超过 ±2℃。
- 季节性管理:
- 春季升温期:逐步提升水温至目标值;
- 夏季高温期:注意遮阳降温或增加换水量;
- 秋冬降温期:提前做好保温措施。
2. 具体操作方法
(1)加温系统配置(适用于早春或北方地区)
- 使用锅炉加热系统或太阳能加热系统;
- 安装自动控温装置,确保温度维持在 28℃~30℃;
- 配套循环水泵,保证池塘水温均匀分布。
(2)遮阳与通风调节(适用于夏季高温)
- 在池塘上方设置遮阳网(透光率控制在50%~60%);
- 增设风机或喷淋系统进行物理降温;
- 控制养殖密度,减少自源性产热。
(3)深水区利用与地下水补充
- 利用深层水温较低的特点,在高温季节引入底层水;
- 适当补充低温地下水以降低表层水温,但需注意水质匹配。
3. 温度监测与记录
- 每日至少早晚各测量一次水温;
- 使用数字式水温计或自动记录仪;
- 记录数据用于分析趋势并调整管理策略。
三、白对虾养殖温度管理的注意事项
- 避免突然升温或降温:水温变化过快会诱发虾体应激反应,增加死亡率;
- 结合水质管理:水温升高会加速有机物分解,需加强增氧和底改处理;
- 合理投喂:温度高则代谢快,应少量多餐;温度低则减少投喂频率;
- 疾病防控:高温期易爆发病毒性疾病(如白斑综合症),应定期消毒、使用免疫增强剂;
- 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加热或降温系统运行状态,防止设备故障造成温控失效。
四、典型案例分析
以广东湛江某规模化白对虾养殖场为例,该场通过建设“温室+地热水”恒温系统,在冬季实现水温稳定在 28℃ 左右,使得白对虾全年可养殖两茬以上,产量提高约30%,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同时,该场采用智能温控系统,实时监控水温变化,并结合自动投喂与增氧系统,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与风险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