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棱草的危害与识别特征
三棱草(Scirpus spp.)是大豆田中常见的恶性杂草之一,属于莎草科植物。其生长旺盛,根系发达,与大豆争夺水分、养分和光照,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三棱草的识别特征主要包括:茎秆呈三角形,叶片细长,植株直立,多生于湿润或积水地块。
在大豆田中,若不及时防治三棱草,容易造成“草吃苗”的现象,影响大豆正常生长。
二、大豆田三棱草防治策略
1. 防治时期选择
三棱草的最佳防治时期为出苗初期至3叶期前,此时杂草抗药性较弱,防治效果最佳。错过这一时期,杂草长大后会显著降低除草剂的效果。
2. 推荐使用除草剂品种
根据多年田间试验和应用经验,以下几种除草剂对大豆田三棱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1)氟磺胺草醚(Fomesafen)
- 适用时期:大豆2~4片复叶期,三棱草2~3叶期
- 推荐用量:每亩用量25%水剂60~80毫升
- 使用方法:兑水30~45公斤,均匀喷雾于杂草茎叶表面
- 注意事项:
- 喷施前后避免降雨;
- 不可与有机磷类农药混用;
- 对鱼类有毒,远离水源施药。
(2)灭草松(Bentazon)
- 适用时期:大豆2~5叶期,三棱草2~4叶期
- 推荐用量:48%水剂每亩100~150毫升
- 使用方法:兑水30公斤,早晚无风时段喷施
- 注意事项:
- 施药后遇高温易产生药害,建议避开中午高温;
- 可与其他阔叶除草剂混用提高防效。
(3)异噁草松(Clomazone)
- 适用时期:播后苗前土壤处理
- 推荐用量:每亩80~100克有效成分
- 使用方法:兑水50公斤,均匀喷洒于土壤表面,随后覆土或轻耙
- 注意事项:
- 土壤墒情好时使用效果更佳;
- 注意安全间隔期,防止残留影响下茬作物。
三、综合防治措施建议
除了化学除草外,还应结合农业措施,形成综合防治体系:
- 轮作倒茬:与玉米、小麦等非豆科作物轮作,减少三棱草连年积累;
- 深耕翻晒:播种前深耕晒垡,破坏三棱草种子萌发条件;
- 人工拔除:对于零星发生区域,可在雨后人工集中拔除;
- 合理密植:适当增加大豆种植密度,利用群体优势抑制杂草生长。
四、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 误判草相:三棱草与香附子、莎草易混淆,应准确识别后再用药;
- 用药时机不当:错过最佳用药窗口会导致药效大打折扣;
- 盲目混配:不同除草剂之间可能存在拮抗作用,需先做小范围试验;
- 忽视防护措施:喷药人员应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避免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