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苎麻产量与品质?

2025-02-22 00:42:05 更新

苎麻的成功选育源于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辛勤研究。研究人员通过杂交育种方法,从“C38×红皮小麻”中筛选出优良个体,并经过无性繁育成系。这一品种的主要特性包括中熟、中根散生型,以及对苎麻花叶病毒病和炭疽病的高度抗性。此外,其抗逆性强,茎粗1.0~1.2厘米,有效株率为70%,这些特点使得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显著的优势。育种过程中,研究人员注重保持品种的优良种性,采用无性繁殖技术如细切种根、压条和扦插等方式繁殖种源。

对于新品种苎麻的栽培,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了一系列详尽的栽培要点。首先,种植密度应根据土壤肥力条件调整,一般在2500窝/亩左右。其次,施肥策略应侧重于重施基肥和多施有机肥料,以促进植株早期分蘖整齐。春季催苗肥的适时施用对植株生长至关重要。最后,收获时间的选择同样关键,春季新栽麻园7月底或8月初破杆,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获二麻;成龄麻5月底收获头麻,7月中下旬收获二麻,10月上中旬收获三麻。每一季都应注重纤维质量的提升,及时收获以保障纤维品质。

采用这套种植技术方案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显著提高苎麻的产量和品质。新品种不仅抗病性强,而且产量表现优越,连续两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均显示其比对照品种增产,且纤维细度和断裂强度均达到优质标准。因此,推广这一新品种及其栽培技术,对于提高四川省及相似生态区域苎麻种植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