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很多农户会遇到花生叶片发黄的问题,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那么,花生出现黄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本文将从营养缺乏、土壤问题、病害侵染、虫害危害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并提供具有实操性的防治措施,帮助农民朋友科学应对花生黄叶现象。
一、花生黄叶的常见原因分析
1. 缺铁性黄化
在碱性土壤或排水不良地块中,花生容易出现缺铁症状。表现为新叶变黄,叶脉仍为绿色,严重时整株叶片泛白甚至脱落。
2. 缺氮导致黄叶
氮素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缺乏时老叶首先发黄,逐渐向新叶扩展,植株矮小、生长缓慢。
3. 缺镁引起的黄化
缺镁通常表现为老叶边缘及叶脉间变黄,而叶脉仍保持绿色,形成“鱼骨状”斑纹。
4. 土壤板结与水分管理不当
土壤长期积水或过于干旱都会影响根系吸收能力,造成养分运输受阻,进而引发黄叶现象。
二、病害引起的黄叶现象
1. 花生叶斑病(褐斑病、黑斑病)
这类病害多发生在雨季或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初期叶片出现褐色或黑色斑点,后期叶片大面积枯黄脱落。
防治药剂:
- 苯醚甲环唑(商品名:敌力脱)
- 使用剂量:每亩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0~50克
- 使用方法:兑水30~50公斤喷雾,间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 注意事项:避免高温时段施药,注意轮换用药,防止抗药性产生。
2. 花生锈病
叶片背面出现橙黄色粉状物,严重时叶片发黄干枯。
防治药剂:
- 三唑酮(商品名:粉锈宁)
- 使用剂量:每亩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0~50克
- 使用方法: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发病初期开始施药,每隔7天一次。
- 注意事项: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避免药害。
三、虫害引起的黄叶问题
1. 蚜虫危害
蚜虫吸食叶片汁液,导致叶片卷曲、发黄,同时传播病毒病。
防治药剂:
- 吡虫啉(商品名:一遍净)
- 使用剂量: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30克
- 使用方法:兑水30~50公斤喷雾,重点喷施叶背。
- 注意事项:避开蜜蜂活动高峰期施药,减少对授粉昆虫的影响。
2. 红蜘蛛侵害
红蜘蛛聚集在叶背吸食汁液,初期叶片呈灰白色斑点,后期整片变黄干枯。
防治药剂:
- 哒螨灵(商品名:扫螨净)
- 使用剂量:每亩用15%哒螨灵乳油30~50毫升
- 使用方法:兑水50公斤喷雾,重点喷施叶背部位。
- 注意事项:注意交替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四、综合防治建议
-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检测结果科学配比氮磷钾肥,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如铁、镁等。
- 改善土壤环境: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防止板结和积水。
- 选用抗病品种:推荐选择抗病性强的花生品种,如鲁花14号、豫花15号等。
- 轮作倒茬:避免连作,实行与非豆科作物轮作,减少病原菌积累。
- 适时用药:发现病虫害初期及时施药,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确保安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