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黑葡萄(Summer Black)是近年来在我国广泛种植的一种优质早熟葡萄品种,以其果粒大、色泽黑亮、糖度高、无核处理容易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和种植户的喜爱。在夏黑葡萄的栽培过程中,“二次膨大”是一个关键的生长阶段,直接影响果实的大小、品质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围绕“夏黑葡萄二次膨大是什么时候”这一核心问题,结合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提供科学、系统的种植技术指导,并引用权威资料,帮助种植户实现高效管理。
一、什么是夏黑葡萄的二次膨大?
葡萄果实的膨大过程通常分为两个阶段:一次膨大和二次膨大。一次膨大发生在果实坐果后约10-15天,主要为细胞数量的增加;而二次膨大则发生在果实进入硬核期后,约在一次膨大结束后的20-30天内,主要表现为细胞体积的迅速增大。
对于夏黑葡萄而言,二次膨大期一般发生在花后40-50天左右,具体时间会因地区气候、栽培方式、管理措施等因素有所差异。
农业部发布的《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中指出:夏黑葡萄二次膨大期是果实细胞体积快速扩张的关键时期,此时的营养供给和水分管理直接影响最终果实的品质与产量。
来源:http://www.moa.gov.cn/ztzl/tgncpz/tzgg/202107/t20210706_4162222.htm
二、夏黑葡萄二次膨大的时间判断方法
1. 花后天数判断法
夏黑葡萄通常在花后40-50天进入二次膨大期。种植户可以通过标记花期日期,结合果实外观变化进行判断。
2. 果实外观判断法
- 果粒由青绿色逐渐转为深紫色;
- 果实硬度增加,但仍有弹性;
- 果粒明显增大,果穗逐渐紧实。
3. 叶片营养诊断法
通过测定叶片中氮、磷、钾含量,判断是否进入二次膨大期。此阶段需保持氮素供应,同时增强钾肥,以促进糖分积累和果实膨大。
三、不同季节与地区的管理技术要点
1. 华东地区(如江苏、浙江、上海)
- 气候特点:春季温暖湿润,夏季高温多雨。
- 二次膨大期时间: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
- 管理要点:
- 重点施用高钾低氮的膨果肥,推荐使用硫酸钾型复合肥(如15-5-25);
- 配合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钙肥,提高果实硬度;
- 做好排水防涝工作,避免根系缺氧;
- 注意防治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
2. 华北地区(如河北、山东)
- 气候特点:春季干燥,夏季高温。
- 二次膨大期时间:一般在6月中旬至下旬。
- 管理要点:
- 控制氮肥,增施有机肥和钾肥;
- 地面覆膜或稻草覆盖,保持土壤湿度;
- 加强灌溉管理,采用滴灌或喷灌,避免大水漫灌;
- 结合疏果,保证果穗通风透光。
3. 西南地区(如四川、云南)
- 气候特点: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大。
- 二次膨大期时间: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
- 管理要点:
- 提前施用膨果肥,促进早膨大;
- 增施腐熟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 防控红蜘蛛、蓟马等虫害;
- 利用温差优势提升糖度积累。
四、夏黑葡萄二次膨大期的具体操作步骤
步骤1:确定膨大期起始时间
- 标记花期,记录花后天数;
- 观察果实颜色、硬度、大小变化;
- 结合叶片营养检测,判断是否进入膨大期。
步骤2:科学施肥
- 基肥: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
- 追肥:
- 第一次追肥(膨大初期):高氮高钾型复合肥(如18-8-20)5-10公斤/亩;
- 第二次追肥(膨大中期):纯钾肥(硫酸钾)10-15公斤/亩;
- 叶面肥:每隔7-10天喷施磷酸二氢钾(0.2%-0.3%)+钙镁肥。
步骤3:合理灌溉
- 采用滴灌或微喷灌系统;
- 每次灌溉水量控制在30-50立方米/亩;
- 避免中午高温时段灌溉;
- 保持土壤湿度在60%-70%之间。
步骤4:病虫害防控
- 主要病害: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
- 主要虫害:红蜘蛛、蓟马、葡萄透翅蛾;
- 推荐药剂:霜脲氰+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等;
- 避免使用高毒农药,推荐生物制剂。
步骤5:疏果与套袋
- 疏除小果、畸形果、密挤果;
- 每穗保留果粒60-80粒;
- 使用白色或浅蓝色葡萄专用纸袋;
- 套袋前喷施杀菌剂+杀虫剂,晾干后套袋。
五、注意事项
- 避免氮肥过量:过量氮肥会导致果实着色差、糖度低、裂果多。
- 避免干旱与积水交替:易造成裂果、果粒脱落。
- 避免高温期喷药:易造成药害,建议早晚喷药。
- 避免套袋过早或过晚:过早影响果实发育,过晚失去防病效果。
- 注意果实采收前20天停止施用化肥和农药,确保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