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尖叶杂草?
尖叶杂草(又称禾本科杂草)是指叶片狭长、叶脉平行的一类杂草,如马唐、牛筋草、稗草、狗尾草等。这类杂草在玉米、大豆、棉花、果园、茶园以及草坪中广泛分布,竞争性强,严重影响作物生长与产量。
由于其形态结构特殊,常规阔叶除草剂对其效果不佳,必须使用专门针对禾本科杂草的选择性茎叶处理除草剂。
常见的除尖叶草除草剂名称及其作用机理
1. 精喹禾灵(Quizalofop-P-ethyl)
- 作用机理: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剂,干扰脂肪酸合成,导致细胞膜破裂。
- 适用作物:大豆、花生、棉花、油菜、果园、蔬菜地等阔叶作物田。
- 防除对象: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如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看麦娘等。
- 推荐剂量:每亩20%乳油50~80毫升。
- 施药时期:杂草3~5叶期为最佳施药期。
2. 高效氟吡甲禾灵(Haloxyfop-P-methyl)
- 作用机理:同样为ACCase抑制剂,对多种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有良好防效。
- 适用作物:豆类、油菜、向日葵、甜菜、烟草等阔叶作物。
- 防除对象:野燕麦、早熟禾、看麦娘、狗尾草等。
- 推荐剂量:每亩10%乳油30~50毫升。
- 注意事项:避免在高温干旱或低温多雨天气施药。
3. 吡喃草酮(Pinoxaden)
- 作用机理:新型ACCase抑制剂,具有内吸传导性,适用于苗后茎叶处理。
- 适用作物:小麦、大麦、燕麦等禾本科作物田间除草。
- 防除对象:野燕麦、黑麦草、早熟禾、雀麦等尖叶杂草。
- 推荐剂量:每亩6%可分散油悬浮剂40~60毫升。
- 施药时间:作物2~4叶期,杂草2~3叶期。
不同季节与地区的除尖叶草除草剂使用方案
春季(3月—5月)
华北地区:
- 主要杂草种类:马唐、狗尾草、牛筋草
- 推荐药剂:精喹禾灵 + 助剂(有机硅助剂提高附着率)
- 施药时间:气温回升至10℃以上,土壤墒情良好时进行茎叶喷雾
- 操作步骤:
- 检查田块杂草密度,确认以尖叶草为主;
- 按照推荐剂量配制药液;
- 使用扇形喷头均匀喷雾,避免漏喷重喷;
- 施药后2小时内无降雨可保证药效发挥。
华南地区:
- 主要杂草种类:稗草、千金子、双穗雀稗
- 推荐药剂:高效氟吡甲禾灵 + 植物油助剂
- 注意事项:华南春季湿度大,应选择晴天上午施药,避免中午高温时段。
夏季(6月—8月)
黄淮海地区:
- 主要杂草种类:牛筋草、马唐、狗尾草
- 推荐药剂:精喹禾灵 + 助剂
- 操作方法:
- 每亩用水量控制在30~40公斤;
- 喷雾要均匀,重点喷施杂草集中区域;
- 若遇干旱,建议先浇水再施药。
西南地区:
- 主要杂草种类:稗草、李氏禾、水莎草
- 推荐药剂:吡喃草酮 + 油类助剂
- 注意事项:
- 山区地块坡度大,应采用低容量喷雾器减少药液流失;
- 注意风速,避免飘移污染周边敏感作物。
秋季(9月—11月)
长江流域:
- 主要杂草种类:看麦娘、早熟禾、日本看麦娘
- 推荐药剂:吡喃草酮 + 植物油助剂
- 施药时间:秋播作物出苗后2~4叶期,杂草2~3叶期
- 注意事项:
- 防止误用于小麦田外的其他作物;
- 气温低于5℃时不建议施药。
西北地区:
- 主要杂草种类:野燕麦、狗尾草、冰草
- 推荐药剂:高效氟吡甲禾灵
- 操作要点:
- 土壤含水量较低,建议增加喷雾压力;
- 可结合机械中耕提升控草效果。
冬季(12月—次年2月)
南方冬作区(如四川、湖南):
- 主要杂草种类:看麦娘、早熟禾、棒头草
- 推荐药剂:吡喃草酮 + 助剂
- 注意事项:
- 冬季低温影响药效,应在晴朗无霜日施药;
- 可配合封闭型除草剂提前预防。
北方温室大棚:
- 主要杂草种类:牛筋草、马唐、香附子
- 推荐药剂:精喹禾灵 + 植物油助剂
- 施药技巧:
- 温室通风差,需注意人员防护;
- 可采用定向喷雾法避开作物根部。
安全施药注意事项
- 穿戴防护装备: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止吸入药液或接触皮肤。
- 选择合适天气:避免在大风、雨前、露水未干时施药,以防药液漂移或冲刷。
- 轮换用药机制: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种除草剂易产生抗药性,建议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
- 清洗喷雾器械:每次施药后彻底清洗喷雾器,避免残留造成药害。
- 遵守安全间隔期:采收前须按标签说明预留安全间隔期,确保农产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