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薯地封闭除草的重要性
在红薯种植过程中,杂草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封闭除草剂因其施用时间早、防效持久、操作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红薯田的前期杂草防控。合理选择并使用封闭除草剂,不仅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还能减少后期人工除草成本,提升红薯整体产量。
二、常见的红薯地封闭除草剂种类及使用方法
1. 乙草胺(Acetochlor)
作用机理: 抑制杂草脂肪酸合成,干扰其细胞分裂。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大多数红薯田,尤其适合沙壤土和壤土地块。
推荐用量: 每亩使用90%乙草胺乳油50-60毫升,兑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
使用方法: 在红薯移栽前或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土壤表面喷洒,要求土壤湿润以增强药效。
注意事项:
- 避免高温干旱天气施药;
- 不建议在黏重土壤中使用,易产生药害;
- 药剂应远离儿童及水源存放。
2. 异丙甲草胺(Metolachlor)
作用机理: 干扰植物蛋白质合成,抑制杂草幼芽生长。
适用范围: 适用于红薯田、玉米田等多种作物田块。
推荐用量: 每亩使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80-10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
使用方法: 红薯移栽前或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注意均匀喷洒,避免漏喷。
注意事项:
- 土壤墒情好时效果更佳;
- 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
- 若遇连续阴雨天气应延后施药。
3. 敌草胺(Napropamide)
作用机理: 抑制杂草根系和幼芽发育,达到封闭控草效果。
适用范围: 多用于红薯、花生等作物田。
推荐用量: 每亩使用50%敌草胺可湿性粉剂100-120克,兑水30-40公斤喷雾。
使用方法: 红薯移栽前或播种后立即施药,药后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药膜形成。
注意事项:
- 对部分阔叶杂草防效有限,必要时配合其他除草剂;
- 施药后不宜翻耕土壤;
- 储存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三、红薯地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1. 红薯黑斑病
症状表现: 薯块表面出现黑色凹陷病斑,严重时内部腐烂。
防治方法:
- 种薯消毒:使用多菌灵500倍液浸泡种薯10分钟;
- 土壤处理:每亩撒施石灰50公斤调节土壤酸碱度;
-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用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灌根。
2. 红薯茎线虫病
症状表现: 薯块内部呈海绵状干腐,茎部变褐坏死。
防治方法:
- 轮作倒茬,避免连作;
- 使用阿维菌素颗粒剂,每亩3-4公斤拌细土撒施;
- 及时清除病株并销毁。
3. 红薯天蛾与斜纹夜蛾
危害特点: 幼虫啃食叶片,严重时导致叶片吃光,影响光合作用。
防治方法:
- 物理防治: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 生物防治:释放赤眼蜂等天敌;
- 化学防治:使用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00倍液喷雾,傍晚施药效果最佳。
四、综合管理建议
为实现红薯高产稳产,除科学使用封闭除草剂外,还需结合以下管理措施:
- 合理轮作,避免连作障碍;
- 加强田间排水,防止积水引发病害;
- 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
- 结合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减少抗药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