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甜玉米是否需要控旺?
甜玉米(Sweet Corn)作为我国重要的鲜食玉米品种,其种植过程中是否需要控旺,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控旺,即控制植株徒长,通过化学或物理手段抑制茎叶生长过快,促进养分向果穗集中,是实现高产、优质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布的《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http://www.caas.cn),在甜玉米种植过程中,特别是在高肥水、密植或气候湿润条件下,控旺是必要的管理措施。
控旺的主要目的包括:
- 防止植株倒伏,提高抗逆性;
- 提高果穗结实率和商品率;
- 调节植株生长节奏,促进早熟;
- 提高群体整齐度,便于统一采收。
二、甜玉米控旺的具体操作方法
1. 控旺时机选择
控旺应在甜玉米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进行,即植株长至6~9片可见叶时(约出苗后25~35天)。此阶段为茎叶生长旺盛期,控旺效果最佳。
2. 控旺药剂推荐
根据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的《玉米控旺技术指导意见》(http://www.natesc.org.cn),推荐使用以下药剂进行控旺处理:
- 矮壮素(Chlormequat Chloride):浓度一般为0.15%~0.2%,每亩用药液30~50升;
- 多效唑(Paclobutrazol):每亩使用15%可湿性粉剂30~50克,兑水喷雾;
- 烯效唑(Uniconazole):每亩使用5%可湿性粉剂20~30克,兑水均匀喷施;
- 乙烯利(Ethephon):在拔节初期使用,浓度为400~600 ppm,注意防止药害。
⚠️ 注意事项:
- 喷药应选择晴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
- 均匀喷施于植株顶部,避免漏喷或重喷;
- 控旺药剂应现配现用,避免阳光直射;
- 土壤干旱、植株瘦弱地块应慎用或减量使用;
- 禁止与碱性农药混用。
3. 控旺的物理方法
对于有机种植或不愿使用化学药剂的农户,可采用以下物理控旺措施:
- 中耕培土:在拔节初期进行中耕,深度8~10厘米,结合培土增强根系发育;
- 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调整密度,避免过密引发徒长;
- 控制水肥:在拔节期减少氮肥施用量,适当增施磷钾肥。
三、不同季节与地区的控旺策略
1. 华北地区(如河北、山东、河南)
- 气候特点:春播为主,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
- 控旺建议:以化学控旺为主,选择矮壮素或烯效唑,在6~7叶期喷施。
- 注意事项:春季易干旱,控旺后应适当补充水分,防止药害。
2. 华东地区(如江苏、浙江)
- 气候特点:春播或秋播,雨水较多,湿度大。
- 控旺建议:以多效唑或乙烯利为主,喷施时间可适当延后至大喇叭口期。
- 注意事项:雨季前完成控旺,避免药剂流失;加强排水防渍。
3. 华南地区(如广东、广西)
- 气候特点:多为春播、秋播两季,高温高湿。
- 控旺建议:推荐烯效唑+中耕培土结合使用,控制旺长。
- 注意事项:高温下药剂易分解,应选择清晨或傍晚喷施。
4. 西南地区(如四川、云南)
- 气候特点:地形复杂,海拔差异大,春播为主。
- 控旺建议:高海拔地区可适当延迟控旺时间,低海拔地区应提前控旺。
- 注意事项:山地种植注意喷药均匀,避免药液流失。
四、控旺后的田间管理
控旺不是孤立操作,需配合以下管理措施才能发挥最大效益:
- 追肥管理:控旺后7~10天追施穗肥,以钾肥为主,提高果穗品质;
- 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玉米螟、蚜虫、叶斑病等;
- 适时采收:甜玉米授粉后18~25天为最佳采收期,及时采收保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