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是一种兼具观赏价值与药用、食用功能的重要经济作物,广泛应用于园艺、中药材及食品加工领域。近年来,随着家庭园艺和生态农业的兴起,“百合可以栽种在地上吗”成为许多种植户和爱好者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将结合国家农业部门发布的标准技术规程,系统阐述百合是否适合地栽、不同品种的地栽适应性、具体操作步骤以及全国主要气候区的分季种植方案,确保内容具备专业性、可操作性和科学依据。
一、百合可以栽种在地上吗?权威答案与科学依据
答案是:绝大多数百合品种完全可以栽种在地上,且地栽是其主流栽培方式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发布<主要农作物栽培技术指南(2021年版)>的通知》中“球根类花卉栽培技术规范”章节指出:“百合属(Lilium spp.)为多年生鳞茎植物,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进行露地栽培,推荐采用高畦垄作模式。”(来源:农业农村部官网公开文件,链接:http://www.moa.gov.cn/nybgb/2021/ml202106/202106/t20210615_6374856.htm)
该技术规范明确指出,除部分温室专用切花品种需设施栽培外,如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 unicolor)、龙牙百合(Lilium brownii var. viridulum)、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等主栽品种均以地栽为主,尤其适用于丘陵、平原及山前缓坡地带的大田生产。
可地栽的主要百合品种分类:
品种类型 | 学名 | 主要用途 | 地栽适应性 |
---|---|---|---|
兰州百合 | Lilium davidii var. unicolor | 食用 | 强,耐寒耐旱 |
龙牙百合 | Lilium brownii var. viridulum | 药用、食用 | 中强,喜湿润 |
卷丹百合 | Lilium lancifolium | 观赏兼食用 | 强,适应广 |
天香百合 | Lilium leichtlinii var. maximowiczii | 观赏 | 中,需遮阴 |
因此,从农业科学角度出发,“百合可以栽种在地上吗”的答案是肯定的,并且地栽是实现高产稳产的关键路径。
二、百合地栽关键技术:整地、选种与播种操作流程
(一)选址与整地要求
- 土壤条件
- pH值:6.0~7.0(微酸至中性)
- 土壤类型:沙壤土或轻壤土最佳,忌黏重土和积水地
- 深耕深度:不少于30 cm
- 有机质含量:≥2.0%
依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百合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报告(2022年),连续种植会导致土传病害累积,建议轮作周期不低于3年,前茬避免葱蒜类作物。(资料来源:https://www.caas.cn/kxyj/kpsp/zxjs/202204/t20220415_836721.html)
- 整地操作步骤
- 步骤1:清除杂草、石块及残根
- 步骤2:施基肥(腐熟农家肥3000 kg/亩 + 过磷酸钙50 kg/亩)
- 步骤3:深耕翻土,耙细整平
- 步骤4:起垄做畦,宽度1.2 m,沟宽30 cm,沟深20~25 cm
- 步骤5: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
⚠️ 注意事项:南方多雨地区应加大沟深至30 cm以上,防止涝害;北方干旱区可采用覆膜保墒措施。
(二)种球选择与处理
- 种球规格:直径 ≥ 3 cm,无病斑、无机械损伤
- 推荐品种种源单位:
- 兰州百合适宜产区:甘肃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龙牙百合适宜产区:湖南省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
种球处理流程:
- 消毒: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泡30分钟
- 清洗晾干:清水冲洗后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表面水分
- 冷藏催芽(可选):对于秋播延迟地区,可在4℃冷库中预冷处理15天促进打破休眠
(三)播种时间与方法
播种深度与密度控制
品种 | 播种深度(cm) | 行距(cm) | 株距(cm) | 密度(株/亩) |
---|---|---|---|---|
兰州百合 | 12~15 | 30 | 20 | 8000~9000 |
龙牙百合 | 10~12 | 25 | 18 | 10000~11000 |
卷丹百合 | 8~10 | 25 | 15 | 12000~13000 |
播种原则:“深播壮苗,浅播早发”,寒冷地区适当加深,温暖地区适度浅播。
操作步骤:
- 在畦面按行距开沟,深度为预定播种深度
- 按株距摆放种球,芽点朝上
- 覆土压实,厚度略高于种球顶部
- 浇透定根水(每亩约4~6吨)
- 覆盖稻草或松针(厚度2~3 cm),保温保湿防板结
三、不同季节与地区的地栽解决方案
(一)春季栽培(适用于华东、华中、西南地区)
- 适播期:2月下旬至3月中旬(日均温稳定在8℃以上)
- 代表区域:江苏、浙江、湖北、四川盆地
- 技术要点:
- 提前整地,利用春季回暖快速出苗
- 注意防范“倒春寒”,可用小拱棚临时覆盖
- 出苗后及时追施氮肥(尿素10 kg/亩)
- 风险提示:春雨频繁,须加强排水管理,预防灰霉病发生
引用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特色经济作物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项目成果指出:“长江流域春季栽培百合,宜选用早熟抗湿品种,如‘川百合1号’。”(来源: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https://www.nstrs.cn)
(二)秋季栽培(适用于华北、西北、东北南部)
- 适播期: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土壤封冻前40天完成)
- 代表区域:甘肃兰州、山西晋中、河北承德
- 技术要点:
- 播后覆盖玉米秸秆或地膜,越冬保温
- 翌年春季及时揭除覆盖物,促苗齐苗壮
- 冬前灌一次“封冻水”,提高抗寒能力
- 优势分析:秋播利于鳞茎自然春化,翌年开花整齐,产量提升15%以上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兰州百合秋播高产技术规程》(DB62/T 2218-2020)明确规定:“兰州百合宜采用秋播地栽,播种时间为9月20日至10月15日。”(标准全文见:http://amr.gansu.gov.cn)
(三)冬季保护性栽培(适用于华南地区)
- 适播期:11月至12月
- 代表区域:广东韶关、广西桂林、福建三明
- 挑战:冬季高温导致春化不足,影响开花
- 解决方案:
- 选用低需冷量品种(如‘白玉百合’)
- 或采用冷库预冷处理种球(4℃下处理20天)
- 搭建遮阳网降低光照强度,模拟低温环境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试验表明:经冷处理的种球在华南地栽,抽薹率可达85%以上。(数据来源:《南方农业学报》,2021年第52卷第6期)
四、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一)不能地栽的情况
尽管多数百合适合地栽,但在以下情形应避免或改用容器栽培:
- 土壤严重黏重或地下水位高于60 cm
- 城市阳台、屋顶等空间受限环境
- 病害高发区(如疫病、根腐病历史地块)
此时可采用“盆栽+定期轮换”方式替代。
(二)关键管理节点提醒
生长期 | 管理重点 | 推荐措施 |
---|---|---|
出苗期 | 防止土壤板结 | 覆盖有机物料,保持湿润 |
苗期 | 控制杂草,防蚜虫 | 人工除草,悬挂黄色粘虫板 |
现蕾期 | 补磷钾肥,防倒伏 | 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搭设支架 |
收获前1个月 | 停止灌溉,促进鳞茎成熟 | 逐步断水,降低土壤湿度 |
(三)收获与储藏
- 收获时间:地上部分枯黄后10~15天
- 挖掘深度:30 cm以上,避免伤鳞茎
- 储藏条件:阴凉通风处,温度2~5℃,相对湿度6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