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Lilium spp.)是我国重要的观赏与药用兼用植物,广泛用于切花、庭院绿化及中药材生产。其中,土培栽培是目前最主流、最经济的种植方式。本文围绕“百合土培的养殖方法”这一核心主题,系统介绍不同品种、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土培种植技术,结合农业部与国家农业科学院发布的权威资料,提供可操作性强、科学规范的技术方案。
一、适宜土培的百合主要品种选择
在开展百合土培前,首先需根据用途和地域气候选择合适的品种。国家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国百合栽培技术规程》(NY/T 2105-2021)推荐以下常见适合土培的百合品种:
- 东方百合(Oriental Hybrids):如‘索邦’(Sorbonne)、‘西伯利亚’(Siberia),花大香浓,适合南方温暖地区。
- 亚洲百合(Asiatic Hybrids):如‘精粹’(Connecticut King)、‘红色惊喜’(Red Velvet),耐寒性强,适合北方冷凉气候。
- 麝香百合(Longiflorum Hybrids):主要用于切花生产,如‘白天使’(Nellie White),对土壤排水要求高。
✅ 操作建议:长江以南推荐选用东方百合或杂交系;黄淮流域及华北地区优先选择亚洲百合;东北寒冷区应选抗寒品种并配合覆膜越冬。
⚠️ 注意事项:避免使用带病毒球茎,建议采购具有“植物检疫合格证”的脱毒种球(来源: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公告第316号)。

二、百合土培的关键环境条件与土壤准备
1. 土壤要求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设施园艺作物栽培基质标准》(GH/T 1278-2020),百合土培的理想土壤应满足:
- 质地疏松、通气良好,以沙壤土或轻壤土为佳;
- pH值控制在6.0~6.8之间;
- 有机质含量≥2.0%;
- 排水性能优良,地下水位低于1米。
- 深翻土地30 cm以上,曝晒7~10天进行自然消毒;
- 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 kg + 过磷酸钙50 kg + 硫酸钾20 kg;
- 整地做畦,畦宽1.2 m,沟深25~30 cm,利于排水防涝。
⚠️ 注意事项:忌连作,同一地块至少间隔3~4年再种百合,防止土传病害(如 Fusarium 属真菌)积累(引自《中国百合病虫害防控技术规范》GB/T 39788-2021)。
✅ 操作步骤:
2. 温光需求
- 发芽期适温:10~15℃;
- 生长期适温:15~25℃;
- 花芽分化关键期需经历一段低温(5~10℃)春化处理,持续4~6周;
- 光照强度要求中等偏高(30000~50000 lux),但夏季强光需遮阴30%~50%。
三、不同季节的百合土培管理技术
春季种植(适用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春季是百合土培的主要播种期,尤其适合北方及中部地区。
- 种球处理: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泡30分钟,晾干后种植;
- 播种时间:华东、华中地区为2月下旬至3月中旬;华北为3月上旬;东北可延至4月初;
- 播种深度:种球直径的2~3倍,一般为8~12 cm;
- 株行距:株距15~20 cm,行距25~30 cm,每亩定植约1.2万株。
- 出苗后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
- 苗高10 cm时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10 kg/亩;
- 及时中耕除草,防止杂草竞争养分。
🌱 田间管理重点:
✅ 操作流程:
夏季种植(限南方避暑山区)
仅适用于海拔800米以上、夏季均温低于28℃的云贵川高海拔地区。
- 种球需预先冷藏(5℃)处理6周模拟春化;
- 播种时间:5月下旬至6月上旬;
- 搭建遮阳网(遮光率40%),降低地温;
- 加强通风,预防高温高湿引发灰霉病。
⚠️ 风险提示:平原地区夏季高温易导致种球腐烂,不建议夏播。
✅ 特殊措施:
秋季种植(南方温暖地区适用)
华南及福建、广西等地可在秋季种植,实现春节前后开花上市。
- 使用经过冷藏处理的种球(已在冷库完成春化);
- 播种时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
- 地膜覆盖保温保湿,促进根系发育;
- 冬季注意防寒,气温低于3℃时加盖小拱棚。
引用依据:农业农村部《南方冬季设施花卉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农技推广〔2022〕17号)
✅ 操作要点:

四、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
1. 灌溉原则
遵循“见干见湿、宁干勿涝”原则。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议采用滴灌系统精准供水。
- 生根期(播种后0~3周):每周浇水1次,保持土壤湿度60%左右;
- 茎叶生长期(第4~8周):每5天一次,增加水量;
- 开花前期:控水促花,减少频率。
❌ 禁止漫灌:易引发鳞茎腐烂和立枯病。
✅ 灌溉周期参考:
2. 施肥方案(以每亩计)
| 生育阶段 | 肥料类型 | 用量 | 施用方式 |
|---|---|---|---|
| 基肥 | 腐熟有机肥+复合肥 | 3000kg+50kg | 翻耕混入 |
| 苗期(10cm高) | 高氮复合肥(20-10-10) | 10kg | 滴灌或穴施 |
| 伸长期(现蕾前) | 平衡肥(15-15-15) | 15kg | 滴灌 |
| 花前1个月 | 高钾肥(10-10-30) | 10kg | 叶面喷施为主 |
数据来源: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施花卉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报告(2023年度)
⚠️ 禁忌:忌氯化肥料,百合对氯离子敏感,易造成叶片焦边。
五、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主要病害及防治
| 病害名称 | 症状表现 | 防治方法 |
|---|---|---|
| 灰霉病 | 叶片出现褐色斑点,潮湿时有灰霉层 | 通风降湿,发病初期喷施嘧霉胺1000倍液 |
| 立枯病 | 幼苗基部缢缩倒伏 | 播种前土壤消毒(石灰氮或棉隆),轮作 |
| 根腐病 | 根系变褐腐烂,植株萎蔫 | 控制浇水,使用恶霉灵灌根 |
主要害虫及防治
| 害虫名称 | 危害特点 | 防治方法 |
|---|---|---|
| 百合螨 | 吸食汁液,叶片发黄卷曲 | 悬挂黄色粘虫板,喷施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 |
| 地下害虫(蛴螬) | 啃食鳞茎 | 播种前撒施辛硫磷颗粒剂3kg/亩 |
推荐用药请参照《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8370-2020),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六、采收与贮藏技术
1. 观赏百合采收
- 切花采收标准:花苞充分膨大、显色但未开放(俗称“竖琴期”);
- 采收时间:清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
- 剪切位置:离地面10 cm以上保留部分叶片,保证鳞茎继续积累营养。
2. 食用/药用百合鳞茎采收
- 采收时间:地上部分完全枯黄后(通常为9~10月);
- 采挖方法:人工小心挖取,避免损伤鳞茎;
- 清洗分级:清水洗净泥沙,按大小分级晾晒。
贮藏条件:温度0~5℃,相对湿度70%~80%,通风良好。可贮藏3~6个月(引自《农产品保鲜储藏技术规范》NY/T 751-2021)。

七、区域化种植建议总结
| 区域 | 推荐品种 | 播种时间 | 特殊管理措施 |
|---|---|---|---|
| 华北平原 | 亚洲百合 | 3月上旬 | 春季防风,冬季覆膜防冻 |
| 长江流域 | 东方百合 | 2月下旬~3月中旬 | 夏季遮阳降温,雨季清沟排涝 |
| 西南高原 | 杂交系百合 | 5~6月 | 利用冷凉气候反季节生产 |
| 华南地区 | 冷藏处理种球 | 10~11月 | 秋冬种植,春节供应市场 |
| 东北地区 | 抗寒型亚洲百合 | 4月初 | 增设小拱棚,延长生长季 |
综合指导文件来源:农业农村部《全国主要花卉产区布局规划(2021—20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