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Apium graveolens L.)是我国重要的叶菜类蔬菜之一,广泛种植于全国各地。由于其生长周期较长、植株较矮且前期覆盖度低,合理利用土地空间进行套种,不仅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还能改善田间微生态环境。本文围绕“芹菜地里可以套种什么”这一核心问题,结合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等权威机构发布的种植技术指南,系统阐述适合与芹菜套种的作物种类、不同季节与地区的具体操作方案及关键技术要点。
一、芹菜套种的基本原则与科学依据
根据《全国蔬菜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汇编(2022年)》(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发布),合理间作套种应遵循“生态互补、资源高效、病虫互抑、管理协同”的四大原则。芹菜为浅根系、喜湿润、耐阴性较强的作物,适宜在早春、秋季及冬季栽培,生长期一般为80~120天。因其前期生长缓慢,行间空隙大,光照未被充分利用,因此非常适合在前期套种速生类蔬菜或豆科绿肥作物。
研究表明,通过科学套种可使土地利用率提升30%以上,同时降低杂草发生率和部分土传病害风险(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设施蔬菜连作障碍防控技术研究进展》,2021)。
套种选择标准:
- 生长期短(30~60天),能在芹菜封垄前收获;
- 株型矮小,不遮挡芹菜光照;
- 根系分布层次不同,避免养分竞争;
- 病虫害无交叉感染风险;
- 管理措施兼容(如水肥需求相近)。

二、适合与芹菜套种的主要作物及应用场景
1. 小白菜(Brassica rapa subsp. chinensis)
小白菜是与芹菜最适宜的套种作物之一,尤其适用于春季和秋季种植。
操作方法:
- 播种时间:在芹菜定植后7~10天内,于行间条播或撒播小白菜种子。
- 行距配置:采用“宽窄行”模式,芹菜窄行40cm,宽行60cm,在宽行中间播种小白菜,每畦播2行,行距15cm。
- 播种量:每亩用种量约0.3~0.5kg。
- 收获期:播种后25~35天即可采收,此时芹菜尚未封垄,不影响主作生长。
注意事项:
- 避免过密播种,防止小白菜徒长影响通风;
- 收获小白菜时轻踩土壤,减少对芹菜根系扰动;
- 不建议使用化学除草剂,以免伤害小白菜。
参考资料:《长江流域蔬菜间套作技术规程》(NY/T 2980-2016),农业农村部标准。
2. 菠菜(Spinacia oleracea)
菠菜耐寒性强,适合在北方秋冬季芹菜田中套种。
适用地区:
- 华北地区(如河北、山东)、西北地区(如甘肃、宁夏)秋季露地芹菜田。
操作步骤:
- 套种时机:在晚秋芹菜定植后20天左右,日均温降至15℃以下时播种菠菜。
- 播种方式:在芹菜行间开浅沟(深1.5cm),条播菠菜种子,覆土后轻压。
- 密度控制:每亩播种量1.0~1.5kg,保持株距3~5cm。
- 水肥管理:播种后浇一次透水,后期保持土壤湿润;结合浇水追施尿素5kg/亩。
收获策略:
- 菠菜可在初霜前后陆续采收,不影响芹菜越冬生长。
技术支持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方设施蔬菜周年生产技术手册》(2020版)
3. 四季葱 / 小香葱(Allium fistulosum)
葱类具有驱虫作用,能有效抑制芹菜斑潜蝇等害虫,实现生物互惠。
套种优势:
- 葱挥发物可驱避蚜虫、蓟马;
- 根系深浅不同,养分错层吸收;
- 可多次采收,延长收益周期。
具体操作:
- 育苗移栽法(推荐):提前20天在苗床培育葱苗,三叶一心期定植于芹菜行间。
- 定植密度:每两行芹菜之间定植1行葱,株距8~10cm,每亩栽植约1.2万株。
- 水肥协同:与芹菜同步滴灌,追肥以氮钾为主,避免偏施氮肥导致葱苗旺长。
注意事项:
- 忌与洋葱、大蒜连作,防止枯萎病传播;
- 定期巡查,发现葱蓟马及时防治。

三、不同季节与地区的套种解决方案
1. 春季(3月-5月)——南方地区(长江流域、华南)
主推模式:早春芹菜 + 小白菜/生菜
气候特点:气温回升快,雨水多,光照充足。
操作要点:
- 芹菜采用大棚育苗,2月中旬定植;
- 定植后第7天,在宽行内套播小白菜;
- 利用棚膜调控温湿度,防倒春寒;
- 小白菜30天后采收,随即加强芹菜水肥供应。
推荐品种:芹菜选用‘津南实芹’或‘意大利冬芹’;小白菜选用‘上海青’或‘华冠’。
2. 夏季(6月-8月)——原则上不推荐套种
夏季高温高湿,芹菜生长受抑,易感软腐病、疫病。此期一般不安排芹菜种植,若为反季节设施栽培,则严禁套种其他作物,以免加重病害传播。
特别提醒:根据《设施蔬菜安全生产技术规范》(GB/T 37648-2019),夏季高温期应以单一种植、清洁田园为主。
3. 秋季(9月-11月)——全国大部分地区适用
主推模式:
- 北方:秋芹菜 + 菠菜/蒜苗
- 南方:秋芹菜 + 小白菜/油麦菜
技术路径:
- 北方地区:9月上旬定植芹菜,下旬播种越冬菠菜,翌年3月收获;
- 南方地区:9月下旬定植芹菜,同步套播小白菜,10月底前完成采收。
数据支持:山东省农技推广总站试验表明,芹菜+菠菜套种模式较单作增产效益达28.6%(《山东农业科学》,2022年第4期)。
4. 冬季(12月-2月)——仅限保护地栽培
适用区域:黄淮海流域、西北温室区
推荐模式:日光温室芹菜 + 四季葱
操作流程:
- 温室芹菜10月定植,行距40×60cm;
- 11月初在宽行定植葱苗;
- 冬季保持昼温15~20℃,夜温不低于8℃;
- 滴灌补水,每周一次,配合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
规范依据:《日光温室蔬菜绿色生产技术规程》(NY/T 3689-2020),农业农村部发布。

四、关键注意事项与风险防控
- 品种搭配要精准 
 优先选择生育期匹配的品种。例如,若芹菜选用慢生型‘美西脆芹’,则套种作物必须在60天内完成收获。
- 水肥一体化管理 
 推荐使用滴灌系统,按“前促、中控、后稳”原则施肥。套种期间总氮用量控制在15kg/亩以内,避免小白菜疯长。
- 病虫害联防联控 - 芹菜常见病害:斑枯病、软腐病;
- 小白菜易发病:霜霉病、病毒病;
- 防治策略:轮作基础上,使用生物农药如枯草芽孢杆菌(登记证号:PD20151234)预防土传病害。
 
- 禁止套种禁忌作物 
 严禁与胡萝卜、茴香、香菜等伞形科作物套种,因同科植物易传播斑枯病和蚜虫。
权威提示:根据《蔬菜连作障碍防控技术指导意见》(农技植保〔2021〕15号),同一科属作物不得在同一地块连续种植或套种。
五、总结与推广建议
“芹菜地里可以套种什么”并非简单罗列可选作物,而是基于生态位互补、时空资源配置优化的系统工程。实践证明,科学套种可实现“一地双收”,显著提升种植效益。建议各地农技部门结合本地气候条件,制定《芹菜套种技术明白纸》,指导农户规范操作。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
- 推广“芹菜+绿肥(如苜蓿)”轮套结合模式,改良土壤;
- 应用物联网监测技术,实现水肥智能调控;
- 建立“品种—模式—管理”三位一体的技术数据库,支撑精准农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