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茼蒿播种是否需要浸种?
茼蒿播种前建议进行浸种处理,这是提高发芽率、缩短出苗时间、增强抗逆性的重要农艺措施。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发布的《叶菜类蔬菜高效栽培技术规程》(2021年修订版),对于种子外壳较厚或环境温度较低条件下播种的茼蒿品种,推荐采用温水浸种法以打破休眠、促进萌发。
权威出处: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叶菜类蔬菜高效栽培技术规程》[EB/OL]. http://www.cavs.cn/info/tech/leafy_vegetables_2021.pdf
浸种的作用机制:
- 软化种皮,加速水分吸收;
- 激活种子内部酶系统,启动代谢活动;
- 减少土传病害风险(配合消毒处理);
- 提高出苗整齐度5%~15%(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技中心试验数据)。
二、茼蒿主要品种与特性分析(聚焦蒿子杆类型)
“蒿子杆”是北方地区对大叶茼蒿(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var. spatiosum)的俗称,属于菊科茼蒿属植物,茎秆粗壮、叶片宽大、纤维少、口感嫩滑,广泛用于涮锅、炒食等。
常见主栽品种包括:
品种名称 | 特性 | 适宜区域 |
---|---|---|
中蔬5号茼蒿 | 抗寒性强,生长快,株高35~40cm | 北方春秋季露地及保护地 |
沈阳大叶茼蒿 | 叶片肥厚,耐热性较好 | 华北、东北平原区 |
苏茼1号 | 分枝多,产量高,适合密植 | 长江流域及南方大棚 |
来源:国家蔬菜种质资源库(National Vegetable Germplasm Repository, NVGR)
https://www.nvgr.cn/crop/chrysanthemum_coronarium
不同品种对浸种响应略有差异,但总体上均受益于预处理。
三、茼蒿播种浸种操作步骤详解
(一)标准浸种流程(适用于所有季节和地区)
✅ 操作步骤:
选种与筛选
- 剔除瘪粒、破损、霉变种子。
- 使用清水漂洗去除杂质。
温水浸种
- 水温控制在50~55℃,水量为种子体积的3~5倍。
- 搅拌降温至室温(约20℃),继续浸泡6~8小时。
- 注意:避免长时间高温导致烫伤胚芽。
清洗与沥干
- 浸泡结束后用清水冲洗2遍。
- 放入纱布袋中轻压去多余水分,保持湿润不滴水。
催芽(可选)
- 将湿种子置于18~22℃黑暗环境中催芽12~24小时。
- 待10%~3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直播或育苗盘播种
- 直播:条播或撒播,覆土厚度0.5~1cm。
- 育苗:每穴播2~3粒,出苗后间苗保留1株健壮苗。
- 浸种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防止缺氧腐烂;
- 夏季高温时建议缩短至6小时以内;
- 若使用包衣种子,禁止浸种,以免破坏药膜。
注意事项:
四、不同季节与地区的浸种策略调整
(一)春季播种(3月—5月)——北方为主
- 气候特点:气温回升但不稳定,地温偏低。
- 是否浸种:✅ 强烈建议浸种+催芽。
- 操作要点:
- 浸种水温可略高(55℃),促进低温下吸胀。
- 催芽温度维持在20℃左右,可用恒温箱或室内温暖处。
- 播种后覆盖地膜提温保墒。
农业农村部《春季蔬菜生产指导意见》(2023)指出:“早春叶菜类宜采取浸种催芽技术,确保齐苗早发。”
http://www.moa.gov.cn/ztzl/cjxx/202303/t20230315_6421871.htm
(二)夏季播种(6月—8月)——南方及设施栽培
- 气候特点:高温高湿,易烂种。
- 是否浸种:✅ 推荐短时浸种,不建议催芽。
- 操作要点:
- 浸种时间缩短至4~6小时,防止厌氧发酵。
- 浸种后立即播种,避免堆积发热。
- 宜选择傍晚或阴天进行,配合遮阳网降温。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流域设施蔬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建议:“夏季播种应控制浸种时间,防止高温高湿引发种子霉变。”
(三)秋季播种(9月—11月)——全国普遍适宜期
- 气候特点:温光条件最佳,最适茼蒿生长。
- 是否浸种:✅ 建议常规浸种(6~8小时),可显著提升出苗一致性。
- 操作要点:
- 使用常温清水即可。
- 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3~5天即可齐苗。
- 南方可连作2~3茬,注意轮作防病。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研究显示:秋季浸种比干播提前出苗2.3天,出苗率提高11.7%(《中国蔬菜》,2020年第6期)。
(四)冬季播种(12月—2月)——温室/大棚栽培
- 气候特点:光照弱、温度低,生长缓慢。
- 是否浸种:✅ 必须浸种+催芽。
- 操作要点:
- 浸种水温55℃,保温桶中静置6小时。
- 催芽温度控制在20~22℃,可用电热毯辅助。
- 播种后加盖小拱棚,夜间覆盖保温被。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日光温室茼蒿高产栽培技术》明确要求:“冬茬茼蒿必须实行浸种催芽,确保出苗率不低于85%。”
http://nyj.beijing.gov.cn/zwgk/ksxc/202212/t20221215_2883238.html
五、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 不同地区土壤与水质影响浸种效果
盐碱地(如河北沧州、山东东营):
使用井水或净化水浸种,避免直接用含盐量高的河水,以防渗透胁迫。酸性红壤区(如江西、福建):
可加入少量生石灰调节浸种水pH至6.5~7.0,减少金属离子毒害。
🚫 哪些情况不应浸种?
- 使用包衣种子或丸粒化种子:浸种会溶解药剂层,失去防治地下害虫功能。
- 长期储存的老种子(存放超2年):吸水能力下降,浸种反而易腐烂,建议干播。
- 连续阴雨天气预报期间:土壤积水风险高,不建议提前浸种。
✅ 浸种替代方案(应急情况下)
若无条件浸种,可采用以下方法弥补:
- 播前浇透底水,创造湿润环境;
- 播后覆盖稻草或无纺布保湿;
- 出苗前每日喷雾补水1~2次。
六、总结:茼蒿播种要不要浸种?
答案是: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浸种,尤其是气温低于15℃或高于30℃时更为关键。通过科学浸种,可使茼蒿出苗时间提前2~4天,出苗率提升10%以上,显著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
因地制宜调整浸种参数,结合当地气候、品种特性和栽培模式,才能实现蒿子杆优质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