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葡萄架型概述
葡萄的架型是指为支撑葡萄藤蔓生长、便于管理和提高产量而设置的支撑结构。不同的葡萄品种、气候条件和地区种植习惯决定了适合采用的架型。科学选择架型不仅有助于通风透光,还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减少病害,提升果实品质和产量。
根据农业部发布的《葡萄栽培技术规范(2021年修订版)》(http://www.moa.gov.cn),葡萄的常见架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篱架
- 棚架
- Y型架
- T型架
- 单干双臂架
每种架型都有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应根据葡萄品种、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劳动力资源等因素综合选择。
二、葡萄主要架型及其特点
1. 篱架
篱架是最常见的葡萄架型之一,适用于大多数葡萄品种,尤其是生长势中等、结果部位较低的品种。
- 结构特点:由立柱和铁丝组成,铁丝水平拉紧,高度一般为1.6~2.0米。
- 优点:便于机械化操作,管理方便,通风透光好。
- 缺点:需较多支撑材料,搭建成本较高。
操作步骤:
- 立柱间距为4~5米,行距2~2.5米。
- 每根立柱上固定3~4道铁丝,第一道距地面60cm,其余每间隔40cm一道。
- 葡萄主蔓沿铁丝引绑,侧枝横向生长。
注意事项:
- 立柱应选用防腐处理的木材或水泥柱,确保耐久性。
- 铁丝需张紧,避免风吹摇晃影响葡萄生长。
2. 棚架
棚架适用于南方多雨地区或需要遮阳的品种,如巨峰、夏黑等。
- 结构特点:整个葡萄园上方搭建棚面,葡萄藤蔓在棚面下生长。
- 优点:遮阳防雨,减少病害,果实着色均匀。
- 缺点:搭建成本高,通风较差,管理不便。
操作步骤:
- 每隔4~5米设置一根立柱,顶部架设横梁。
- 横梁上铺设竹竿或铁丝网形成棚面。
- 葡萄主干垂直引上棚面,侧枝在棚面下横向生长。
注意事项:
- 棚面高度控制在1.8~2.2米之间,便于采摘。
- 棚面材料应耐晒、耐腐蚀,建议使用镀锌铁丝或竹片。
3. Y型架
Y型架是一种高效架型,适用于北方地区或需要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品种。
- 结构特点:主干呈Y字形分叉,两侧各设一道铁丝。
- 优点:通风透光好,管理效率高,适合机械化操作。
- 缺点:搭建复杂,初期投资大。
操作步骤:
- 主干高度为1.2米,顶端分为两臂,呈45°夹角。
- 每臂延伸2~2.5米,设一道铁丝支撑。
- 侧枝在铁丝上横向生长,保持通风空间。
注意事项:
- 分叉角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稳定性。
- 架材应选用高强度材料,防止风吹倒塌。
4. T型架
T型架适用于结果部位较高的品种,如红地球、阳光玫瑰等。
- 结构特点:主干顶部设横杆,呈T字形,葡萄侧枝沿横杆横向生长。
- 优点:结果部位高,便于机械作业,果实品质佳。
- 缺点:搭建复杂,管理难度大。
操作步骤:
- 立柱高度2.2米,顶部设横杆长度1.5~2.0米。
- 横杆两侧设铁丝,引导侧枝生长。
- 主干垂直引上横杆,侧枝沿铁丝水平分布。
注意事项:
- 横杆应牢固,防止风吹晃动。
- 架材宜选用防腐木或镀锌钢管。
5. 单干双臂架
单干双臂架适用于结果部位集中、枝条分布均匀的品种。
- 结构特点:主干顶端分两臂,分别向两侧延伸,形成双臂。
- 优点:结果集中,便于管理,通风透光好。
- 缺点:需精细修剪,否则易造成郁闭。
操作步骤:
- 主干高度1.2米,顶端分两臂,各延伸1.5~2.0米。
- 每臂设一道铁丝,引导侧枝生长。
- 侧枝均匀分布,保持通风空间。
注意事项:
- 分枝角度控制在30°左右,利于通风。
- 定期修剪,防止过密。
三、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葡萄架型选择与管理建议
春季(3~5月)
- 北方地区:以篱架、T型架为主,利于早春升温,促进萌芽。
- 南方地区:推荐棚架,防雨防病,利于果实着色。
管理建议:
- 春季修剪应在萌芽前完成,保留主干和侧枝。
- 搭建架型应在萌芽前完成,避免损伤新梢。
夏季(6~8月)
- 南方多雨地区:使用棚架或Y型架,减少雨水冲刷,提高通风。
- 北方干旱地区:篱架或单干双臂架,便于灌溉管理。
管理建议:
- 夏季应及时绑蔓,防止风吹折断。
- 注意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发生。
秋季(9~11月)
- 全国普遍适用:T型架、Y型架有利于果实成熟和糖分积累。
管理建议:
- 及时采收后修剪,保留适当结果母枝。
- 清理病叶、病果,减少越冬病源。
冬季(12~2月)
- 北方寒冷地区:建议使用篱架或T型架,便于埋土防寒。
- 南方温暖地区:棚架或Y型架可全年使用。
管理建议:
- 冬季修剪应在落叶后进行,保留主干和主要结果枝。
- 埋土防寒前应完成架型检查与加固。
四、结语
葡萄的架型选择是葡萄栽培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产量、品质和管理效率。种植者应根据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科学选择架型,并结合不同季节的管理要点进行精细化操作。通过科学的架型管理和技术应用,可以实现葡萄种植的高效、优质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