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与当参:中药材中的“补气双宝”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与当参——通常指“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虽非同一药材,但在民间常被并称“当参”,实则多为党参之误称。本文所探讨的“黄芪加当参”,实为黄芪配伍党参的经典组合,广泛应用于补气健脾、增强免疫力的食疗与药膳之中。
黄芪主产于中国甘肃、山西、内蒙古等地,尤以甘肃岷县、陇西所产的“陇芪”最为道地;党参则以山西平顺、甘肃文县、四川南坪所产为佳,质地坚实、气味清香。两者均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属于高价值药食同源类特色农产品。
从营养活性成分来看:
- 黄芪富含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多糖、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确的免疫调节、抗氧化和抗疲劳作用;
- 党参含有党参多糖、皂苷、植物甾醇及多种氨基酸,能显著提升机体耐缺氧能力,改善脾胃虚弱。
二者合用,协同增效,是中医“相须为用”的典范。

黄芪加当参的核心功效:科学解析五大健康益处
1. 显著增强免疫力,调节免疫功能
多项研究表明,黄芪多糖可激活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T淋巴细胞,提升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与细胞免疫水平。而党参多糖同样具有促进抗体生成、提高溶血素水平的作用。两者联合使用时,其免疫增强效果呈现协同效应。
一项发表于《中国中药杂志》的研究指出,在小鼠模型中,黄芪与党参配伍组比单用任一味药的免疫指标(如IL-2、IFN-γ)提升幅度高出30%以上。
实用建议:体质虚弱、易感冒人群每日可用黄芪10g + 党参10g煮水代茶饮,连续服用2周可见改善。
2. 改善气虚乏力,提升体力与精神状态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气虚则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黄芪被誉为“补气诸药之最”,尤擅补肺脾之气;党参功似人参而性更平和,长于健脾益肺、养血生津。
临床观察显示,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连续服用黄芪+党参汤剂(比例1:1)4周后,主观疲劳评分下降42%,运动耐力显著提升。
3. 辅助调节血糖,保护胰岛β细胞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芪可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党参中的聚炔类成分可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二者合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有辅助调控作用。
注意:不能替代降糖药物,适用于血糖波动较大的亚健康人群日常调理。
4. 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化疗副作用
对于手术后或放化疗期间患者,黄芪+党参组合可有效减轻白细胞减少、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肿瘤中医诊疗指南》推荐: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黄芪30g + 党参15g加入汤剂中,以扶正固本。
5. 延缓衰老,抗氧化损伤
黄芪甲苷IV已被证实具有激活SIRT1长寿基因的潜力;党参提取物则能清除自由基,降低MDA(丙二醛)水平。两者联用可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减缓慢性疾病进程。
如何正确食用黄芪加党参?三大实用搭配方案
方案一:黄芪党参鸡汤(适合产后、术后调养)
材料:
- 道地黄芪片15g
- 山西潞党参15g
- 土鸡半只(约500g)
- 生姜3片
做法:
- 鸡肉焯水去腥;
- 所有材料放入砂锅,加清水1500ml;
-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1.5小时;
- 加少量盐调味即可。
每周饮用2次,连续3周,有助于气血双补。
方二:黄芪党参代茶饮(适合上班族日常保健)
配方:黄芪10g + 党参10g + 枸杞子5g
冲泡方法:沸水冲泡,焖15分钟,可反复续水3次,当日丢弃。
提示:早晨空腹饮用效果更佳,但高血压患者慎用。
方案三:党参黄芪粥(适合老年人脾胃虚弱者)
原料:党参10g、黄芪10g、粳米100g、红枣5枚
步骤:先煎黄芪、党参取汁,去渣后加入粳米、红枣煮粥。
此粥温和滋补,长期食用可改善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症状。

食用注意事项与禁忌人群
尽管黄芪加党参组合安全性较高,但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 适宜人群:
- 气虚体质者(易疲劳、自汗、声音低微)
- 病后体虚、产后调养者
- 免疫力低下、反复感冒者
❌ 禁忌人群:
- 实热证患者(如高热、咽喉肿痛、便秘尿赤)
- 高血压未控制者(黄芪可能升高血压)
- 感冒初期发热者不宜使用,以免“闭门留寇”
⚠️ 建议用量:
- 日常保健:黄芪6–15g,党参9–15g
- 病后调理:遵医嘱可增至黄芪30g以内
此外,选购时应选择正规渠道的道地产区优质药材,避免硫熏、染色劣质品。可通过“一看二闻三泡”鉴别真伪:优质黄芪断面呈“菊花心”,气味甘甜无酸味;党参断面黄白、嚼之微甜无渣。

结语:让道地黄芪与党参成为你的健康守护者
黄芪加当参(实为党参)不仅是一味经典中药配伍,更是源自中国道地产区的天然功能性农产品。通过科学搭配与合理食用,它能在增强免疫、缓解疲劳、辅助控糖等方面发挥实实在在的健康价值。
选择真正来自甘肃岷县的黄芪、山西平顺的党参,配合正确的烹饪方式,才能最大化释放其营养活性成分。记住:“药补不如食补,食补贵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