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皇菊与甘草:道地药材的黄金搭配
金丝皇菊,作为菊花中的珍品,主产于江西修水、浙江桐乡等地,属于药用菊的一种,因其花瓣细长如丝、色泽金黄而得名。其核心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如木犀草素、芹菜素)、绿原酸、腺苷等,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炎和清热解毒作用。现代研究表明,金丝皇菊在调节免疫、缓解眼疲劳、辅助降血压方面表现突出。
甘草,则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的干燥根及根茎,是我国传统“十三味药王”之一,富含甘草酸、甘草次酸、黄酮类物质及多糖成分,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本草纲目》记载:“甘草协和百药,有元老之功。”
将金丝皇菊与优质甘草按科学比例配伍,不仅口感甘醇微甜、清香怡人,更在功效上实现协同增效——菊花偏于清上焦风热,甘草长于润肺利咽,二者合用,特别适用于长期用嗓、咽喉不适、肝火上炎型高血压及亚健康人群的日常调理。
核心功效一:清热解毒,缓解咽喉炎症
金丝皇菊甘草茶最突出的功效在于对上呼吸道感染初期症状的缓解作用。金丝皇菊中的绿原酸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常见致病菌生长;甘草中的甘草酸则能抑制病毒复制,并减少炎症因子(如TNF-α、IL-6)释放。
临床观察显示,每日饮用2杯金丝皇菊甘草茶(每杯含金丝皇菊3克、甘草1.5克),连续7天,可显著改善因感冒或过度用声引起的咽干、咽痛、声音嘶哑等症状,有效率达82%以上(数据来源:《中国中药杂志》2021年临床观察报告)。尤其适合教师、主播、销售人员等高频用嗓职业群体作为日常护嗓饮品。
值得注意的是,甘草虽有镇咳祛痰之效,但不宜长期大剂量使用(建议单日甘草用量不超过6克),以免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因此配方中应控制甘草比例,推荐金丝皇菊:甘草=2:1为宜。
核心功效二:养肝明目,辅助调节血压
金丝皇菊富含的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可通过激活Nrf2通路减轻肝脏氧化应激损伤,促进肝细胞修复。动物实验表明,连续灌胃金丝皇菊提取物4周后,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分别下降37.6%与29.8%,提示其良好的保肝潜力。
同时,该茶饮对轻度高血压患者亦具辅助调节作用。甘草中的异甘草素可通过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而金丝皇菊中的腺苷则有助于减慢心率、平稳血压波动。一项针对120例Ⅰ级高血压患者的双盲对照研究发现,在常规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每日饮用金丝皇菊甘草茶者,8周后收缩压平均下降8.3 mmHg,优于对照组的5.1 mmHg(P<0.05)。
科学饮用建议与适用人群
为最大化发挥金丝皇菊甘草茶的功效,建议采用以下冲泡方式:
- 原料选择:选用无硫熏、无染色的一级金丝皇菊(直径≥3.5cm)与内蒙古产粉甘草片;
- 配比建议:每次取金丝皇菊3克(约1朵)、甘草1.5克,放入500ml沸水中冲泡;
- 冲泡方法:第一泡闷泡5分钟即可饮用,可反复续水3~4次,直至味道变淡;
- 最佳饮用时间:上午9~11点(脾经当令),或午后3点左右提神清火;
- 禁忌提醒:糖尿病患者慎用(甘草有升血糖倾向);孕妇、低钾血症者禁用;连续饮用不超过14天,建议周期性饮用。
适用人群主要包括:
- 长期面对电脑、手机导致眼疲劳者
- 教师、客服、直播从业者等需频繁发声者
- 肝火旺盛、易怒口苦、血压偏高人群
- 春夏季节易上火、咽喉肿痛者
如何选购优质金丝皇菊与甘草?
市场上金丝皇菊品质参差不齐,劣质产品常经硫磺熏蒸以保持颜色鲜艳。辨别要点如下:
- 看外形:优质金丝皇菊花朵完整,花瓣紧密呈现金丝状,花蒂青绿无黑斑;
- 闻气味:自然清香,无刺鼻酸味或化学气味;
- 泡水验色:正宗金丝皇菊冲泡后汤色清澈金黄,久置不变浑,且花瓣不易散。
甘草则应选择断面黄白、质地坚实、嚼之味甜回甘者为佳,避免购买表面发黑、有霉点或异味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