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扁豆?
扁豆,学名 Dolichos lablab 或 Lablab purpureus,是一种广泛种植和食用的豆科植物。它属于蝶形花科,原产于非洲热带地区,后传入亚洲、印度及中国等地,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扁豆因其豆荚扁平而得名,外形呈长椭圆形,颜色多为绿色或淡绿色,成熟后豆粒变为白色、黑色或紫褐色。
作为一种兼具蔬菜与粮食特性的作物,扁豆不仅口感清脆,还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B族以及多种矿物质,是家庭餐桌上常见的健康食材。尤其在夏季,新鲜的嫩荚常被用来炒菜、煮汤,深受人们喜爱。

扁豆是哪一种植物?分类解析
“扁豆是哪一种”这个问题,常常让普通消费者感到困惑。从植物学角度来说,扁豆是豆科(Fabaceae)扁豆属(Lablab)的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它与常见的绿豆、红豆、黄豆同属豆科,但属于不同的属种。
值得注意的是,扁豆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叫法,如“眉豆”“蛾眉豆”“白扁豆”等。其中,“白扁豆”是中药材中常用的名称,指的是成熟干燥后的种子,具有健脾化湿、消暑解毒的功效,被收录于《中国药典》。
此外,扁豆不同于豇豆或四季豆(菜豆),虽然外形相似,但其豆荚更宽、更扁,质地略厚,烹饪时需注意充分加热,因为生扁豆含有皂苷和植物血凝素等有毒成分,必须煮熟后方可食用。
营养价值与食用方式
扁豆是哪一种营养价值高的食材?答案是肯定的。每100克新鲜扁豆约含蛋白质2.5克、碳水化合物6克、膳食纤维2.1克,并富含钾、镁、维生素C和叶酸。对于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来说,扁豆的低升糖指数(GI)特性使其成为理想的膳食选择。
常见的食用方法包括:
- 清炒扁豆:搭配蒜末快炒,保留清香口感;
- 扁豆炖排骨:增强风味的同时提升蛋白质互补效应;
- 扁豆薏米粥:中医推荐用于夏季祛湿健脾;
- 干制扁豆煮汤:使用晒干的白扁豆,适合煲汤养生。
需要注意的是,烹饪前应去除豆荚两侧的“筋”,并确保彻底加热至失去生味,以避免食物中毒风险。

栽培与季节特点
扁豆适应性强,耐热耐旱,适合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每年4月至8月为播种期,6月至10月为采收期。北方则多在春季育苗,夏季进入盛产。
由于其攀援生长的特性,种植时通常需要搭架引导藤蔓向上生长,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产量。扁豆病虫害较少,属于较为环保易种的蔬菜之一。
近年来,随着有机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菜园开始种植扁豆,既可观赏绿意盎然的藤蔓景观,又能实现自给自足的新鲜采摘。

如何挑选与储存?
在市场选购扁豆时,应选择颜色鲜绿、豆荚饱满、无斑点且手感紧实的个体。过于粗大或发黄的豆荚可能已经老化,影响口感。
短期储存可放入保鲜袋置于冰箱冷藏,建议在3天内食用完毕。若需长期保存,可将豆荚焯水后冷冻,或晾晒成干扁豆,便于冬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