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蒿子杆——原来它就是茼蒿
在北方的餐桌上,尤其是在涮羊肉的配菜中,总少不了那一把绿油油、清香扑鼻的蒿子杆。很多人习惯叫它“蒿子杆”,却不知道它的学名其实是茼蒿。是的,蒿子杆就是茼蒿的一种,准确来说,它是茼蒿的茎用变种,主要以粗壮嫩茎为食用部分,叶片相对较小,口感清脆,带有独特的芳香。
蒿子杆属于菊科植物,原产于地中海地区,早在汉代就已传入中国。因其耐寒、生长快、适应性强,逐渐成为我国北方冬季和早春的重要蔬菜之一。如今,在超市或菜市场看到的“蒿子杆”,大多来自山东、河北等地的大棚种植,全年均可供应。

是茼蒿的不同形态:叶用与茎用之分
很多人误以为蒿子杆和茼蒿是两种不同的蔬菜,其实不然。蒿子杆就是茼蒿,只是品种和用途上的差异。茼蒿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叶用型(又称小叶茼蒿),叶片宽大、香味浓郁,适合做汤或凉拌;另一类则是茎用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蒿子杆,茎秆粗长、纤维少、口感爽脆,更适合清炒或涮锅。
从植物学角度看,两者同属一个物种(Chrysanthemum coronarium),只是经过长期人工选育,形成了不同栽培类型。蒿子杆在北方更受欢迎,而南方则偏爱叶用茼蒿。无论哪种,都富含维生素A、C、胡萝卜素以及多种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毒、助消化、安神的功效。
蒿子杆的家常做法推荐
蒿子杆的烹饪方式多样,最经典的莫过于“蒜蓉炒蒿子杆”。只需将蒜末爆香,放入洗净切段的蒿子杆快速翻炒,加少许盐调味即可出锅,保留了其清香与脆嫩。此外,蒿子杆也常用于火锅、炖菜或搭配豆腐做成清汤,味道鲜美又营养均衡。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蒿子杆含水量高,烹调时不宜久煮,否则容易变软失去口感。清洗时建议用流动水冲洗根部缝隙,避免泥沙残留。如果是有机种植的蒿子杆,连嫩叶也可以一同入菜,营养价值更高。

营养价值与健康益处
作为被低估的绿色蔬菜,蒿子杆的营养价值不容小觑。每100克蒿子杆含有约20毫克维生素C、1.2克膳食纤维,并富含钾、钙、镁等矿物质。中医认为,是茼蒿性平味甘,归脾、胃经,有和脾胃、利小便、化痰止咳的作用。
现代研究还发现,茼蒿中含有挥发性精油成分,如柠檬烯和芳樟醇,这些物质不仅能增进食欲,还有一定的抗菌消炎效果。对于经常感到食欲不振或睡眠不佳的人群,适量食用蒿子杆有助于改善症状。
同时,由于其低热量、高纤维的特点,蒿子杆也是减肥人群的理想选择。无论是追求健康的年轻人,还是注重养生的中老年人,都可以将蒿子杆纳入日常饮食清单。

如何挑选与储存蒿子杆
在选购蒿子杆时,应选择茎秆挺直、颜色洁白、叶片鲜绿且无黄斑的产品。如果茎部发黑或叶片萎蔫,则说明存放时间较长,新鲜度下降。优质蒿子杆闻起来有一股清新草香,不应有霉味或腐臭味。
买回家后若不立即食用,可用保鲜膜包裹根部, upright 放置在冰箱冷藏室,可保存3-5天。若需长期保存,可焯水后冷冻,但会影响口感,建议现买现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