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开农72”:河南花生新品种的丰收秘诀

2025-05-09 05:46:26

在河南省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开农72”的花生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这个由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精心培育的油食兼用中间型花生品种,以其117天的生育期,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开农72”以其直立的株型和疏枝结构,展现出连续开花的特性。它的主茎高约46.3厘米,侧枝长达49.8厘米,平均每株有8个分枝,其中6个结果。叶片呈椭圆形,大小适中,而荚果则呈现出普通形态,果嘴明显,表面质地中等。每百个荚果重达262.4克,饱果率高达80.75%,平均每株能产出8个饱果。籽仁呈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白色,百仁重97.2克,出仁率67.2%,含油量高达50.13%,蛋白质含量为25.68%,油酸和亚油酸的比例分别为47.84%和32.72%。

在抗病性方面,“开农72”展现出中抗青枯病和锈病的能力,但对叶斑病和网斑病较为敏感。在产量上,它在第一个生长周期的荚果亩产达到388.51千克,比对照品种豫花15增产16.76%;籽仁亩产265.90千克,增产14.5%。尽管在第二个生长周期中,荚果和籽仁的产量有所下降,但“开农72”仍然以其高产量和油食兼用的特性,成为农民的首选。

栽培“开农72”时,农民需遵循一系列技术要点。种子处理包括晒种、选种和拌种,以确保种子的健康和活力。地块选择应为平整、肥力中上等的沙土或壤土。播种密度和时间也需精准控制,春播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麦套则在麦收前10至15天。肥水管理是关键,基肥以农家肥和复合肥为主,初花期可追施尿素或硝酸磷肥。防治病虫害和及时控旺也是确保丰收的重要措施。

“开农72”适宜在河南省花生产区春播和麦套种植,但需注意对网斑病和黑斑病的敏感性。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应及时防治病虫害,并在适宜的地温下播种,控制旺长,以确保最佳的产量和品质。

“开农72”,这个由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培育的花生新品种,以其高产、优质的特性,正在河南省的田野上绽放着希望之花,为农民的丰收之路增添了一份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