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的绿色宝藏:探索两个特早熟毛豆新品种
随着春天的脚步悄然临近,农田里也迎来了两位新客人——沪宁95-1和青酥2号,它们是毛豆家族中的特早熟成员,以其独特的生长特性和美味口感,为餐桌带来了新的惊喜。
沪宁95-1以其极早熟的特性脱颖而出,从播种到收获仅需70至75天。它身材不高,约40厘米,却拥有2至3个分枝,能在有限的空间里结出多达43个荚,单株荚重可达58克,最重可达115克。而青酥2号也不遑多让,播种到收获周期为75至78天,株高在30至35厘米之间,分枝3至4个,平均单株结荚56个,荚重90克,最重可达176克。这两个品种的豆粒不仅大而饱满,色泽鲜绿,而且烹饪后酥软甜糯,风味上乘,无论是直接食用还是速冻加工出口,都是极佳的选择。
它们的耐寒性和广泛的适应性,使得沪宁95-1和青酥2号可以在不同的季节和地区提前或延后栽培,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种植选择。在特早熟覆盖栽培中,2月上中旬至3月初,可以通过中小棚内加地膜覆盖或用地加温线育苗移栽的方法进行栽培。播种前,每亩施用腐熟人畜粪肥2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或三元复合肥40公斤,并用48%氟乐灵喷洒畦面除草,同时覆盖拱棚。播种时,畦高20厘米、宽1米,每畦种3行,穴距20厘米左右,每穴播种3-4粒,定植3株,每亩播种量7.5-8公斤。播种后整个畦面覆盖一层地膜,每亩留苗数1.5万株以上。
在管理上,幼苗子叶顶土后揭去地膜,进行中耕松土。遇低温寒潮时加强防寒保暖措施,连续阴雨天气及时疏通棚四周沟系,防止涝害。开花结荚期应勤浇水,保持土壤潮湿。初花期每亩追施速效氮肥8-10公斤,结荚鼓粒期再叶面喷施0.4%磷酸二氢钾液+1%尿素液2次,可有效提高结荚数,促进籽粒膨大。同时,要及时防治病虫害,苗期用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或2.5%溴氢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喷防2-3次,花荚期豆荚螟可用晶体敌百虫800倍液防治2-3次。
对于早熟露地栽培,3月中下旬播种,加地膜覆盖,或采用育苗移栽的办法。露地通风性好,可适当提高播种密度,以株距20厘米、行距20厘米为佳,每穴播种2-3粒,定植2株。因开花结荚期常遇高温干旱,栽培中应特别做好排灌工作,并及时追肥,减少落花落荚。在远郊粮作地区,自3月中旬至5月上中旬,均可进行栽培。8月中旬至9月上旬还可进行大棚秋播,10月底至12月初采收,同样可获得相当的产量和优佳的品质,并可保证毛豆的周年供应。
毛豆的栽培最好不要连作,同一地块应相隔1-2年,土壤应选富含有机质,且有相当保水力的近中性土壤,酸性土壤应施石灰中和,普通土壤每亩也应施5-7.5公斤石灰,可减少根部病害,促进植株生长。
沪宁95-1和青酥2号,这两个特早熟毛豆新品种,不仅为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希望,也为消费者的餐桌增添了绿色与健康。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它们如同绿色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和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