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新希望:浙湖粳25,浙江省农业的新骄傲
在浙江省,农业的创新与发展一直是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今天,我们来聚焦一种名为“浙湖粳25”的水稻新品种,它是由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共同培育的成果,凝聚了谭宏、叶胜海、马善林、朱国富、王仪春等育种专家的智慧和汗水。
“浙湖粳25”以其独特的品种特性,成为了晚粳稻中的佼佼者。这种常规晚粳稻以其适中的株高、松散适中的株型和较强的分蘖力脱颖而出。它的剑叶短而挺,叶色鲜绿,且无芒,着粒密,直立穗,展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在两年的省区试中,全生育期平均为164.4天,略长于对照品种秀水134,表现出稳定的生长周期。
在产量上,“浙湖粳25”同样表现不俗。2015年和2016年的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624.4公斤和630.5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5.3%和3.8%,两年平均亩产达到627.5公斤,增产4.6%。2017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59.5公斤,增产2.7%,证明了其稳定的产量表现。
品质方面,“浙湖粳25”同样令人瞩目。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其整精米率达到70.2%,长宽比为1.8,垩白粒率30%,垩白度3.3%,透明度1级,胶稠度62mm,直链淀粉含量15.5%,米质综合指标均达到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三等标准。
抗性方面,“浙湖粳25”展现出中抗稻瘟病的特性,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综合指数2.3,白叶枯病最高5级,为中感,褐飞虱最高9级,为感。这表明该品种在抗病虫害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栽培上,专家建议适当早播,以充分利用生长季节,提高产量。综合来看,“浙湖粳25”以其生长整齐、生育期偏迟、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以及中抗稻瘟病的特点,被审定为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粳稻种植的优良品种。它不仅为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希望,也为浙江省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