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奇迹】天紫23:北方与南方的糯玉米新宠
在广袤的田野上,一种名为“天紫23”的糯玉米品种正以其独特的紫色魅力和卓越的品质,成为北方和南方农民的新宠。由北京中农斯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精心培育的这一品种,以其审定编号国审玉20200492,正式亮相于农业市场。
“天紫23”的诞生,源自于天紫1与W115-2的完美结合。在北方(东华北)地区,这种糯玉米从出苗到鲜穗采收仅需87.4天,虽然比京科糯569稍晚1.3天,但其幼苗叶鞘的紫色、叶片的绿色,以及花药和颖壳的绿色,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株型半紧凑,株高263厘米,穗位高138厘米,成株叶片数达23片,果穗长锥形,穗长19.8厘米,穗行数14至16行,穗粗4.4厘米,穗轴白色,籽粒紫白色、糯质型,百粒重33.7克。在抗病性方面,天紫23表现出中抗大斑病、瘤黑粉病的特性,但对丝黑穗病的抗性稍弱,皮渣率为4.87%,品尝鉴定得分高达87.05分,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8.46%。
在南方(西南)地区,天紫23同样表现出色,出苗至鲜穗采收期为87.1天,比渝糯7号早熟1.4天。其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花药和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21厘米,穗位高97厘米,果穗长锥形,穗长18.1厘米,穗行数14至16行,穗粗4.6厘米,穗轴白色,籽粒紫白色、糯质型,百粒重36.4克。抗病性方面,天紫23对丝黑穗病、小斑病和纹枯病的抗性较弱,皮渣率为9.95%,品尝鉴定得分为85.95分,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7.00%。
在产量表现上,2018至2019年北方(东华北)鲜食糯玉米组区域试验中,天紫23两年平均亩产770.3千克,虽然比对照京科糯569减产21.3%,但在南方(西南)鲜食糯玉米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811.1千克,比对照渝糯7号减产8.05%。
栽培技术要点提示,天紫23适宜的种植密度为3500株/亩,适合套种或直播,春夏秋播均可。由于该品种喜肥水,苗期出苗较壮,因此应加强中前期的肥水管理。采收期的掌握也至关重要,一般在开花授粉后22至26天采收较为适宜。采用垄作宽窄行种植时,更有利于增产征收,一级穗率高。
最终,天紫23以其卓越的品质和适应性,通过了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多个省份自治区的春播种植区,以及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湖南省、湖北省及云南省中部的丘陵、平坝、低山地区作鲜食玉米种植。这不仅是一个品种的成功,更是农业科技与自然之美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