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的骄傲——郑单6122玉米品种
在河南省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郑单6122”的玉米品种正在成为农民的新宠。这个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的品种,以其出色的表现和稳定的产量,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郑单6122的审定编号为豫审玉20200021,是该研究所育种者的心血结晶。这个品种的诞生,源自于郑6541和郑7541的完美结合。夏播生育期大约在100至102天,展现出了紧凑的株型和强健的生命力。株高可达228.0至246.0厘米,穗位高87.0至96.3厘米,显示出良好的生长态势。
在外观上,郑单6122的芽鞘呈紫色,叶片绿色,第一叶为圆形,主茎叶片数在18至20片之间。雄穗分枝中等,颖片绿色,花药黄色,花丝青色,而果穗呈筒型,穗长15.6至16.5厘米,穗粗4.6至4.8厘米,穗行数16至18行,行粒数31.3粒,秃尖长0.7至1.1厘米。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在289.0至328.0克之间,出籽率高达86.5%。田间倒折率和倒伏率极低,空杆率也控制在0.9至1.2%之间。
在抗性方面,郑单6122表现出了中抗小斑病和镰孢穗腐病的能力,但对镰孢茎腐病、弯孢霉叶斑病和瘤黑粉病较为敏感,对南方锈病更是高感。品质分析显示,该品种的粗淀粉含量在74.60%至76.04%之间,粗蛋白含量在9.03%至9.39%之间,赖氨酸含量为0.30%,粗脂肪含量为4.3%,容重在764g/L至776g/L之间。
产量表现方面,郑单6122在2017年至2019年的试验中均显示出了增产的潜力。2017年的试验中,平均亩产623.8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7%。2018年续试,平均亩产634.8公斤,增产7.7%。2019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673.3公斤,增产4.0%。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在河南省夏播,6月上中旬直播,适宜种植密度为中等水肥地4500株/亩,高水肥地不超过5000株/亩。田间管理要科学施肥,确保拔节水、孕穗水和灌浆水的供应。苗期要注意防治蓟马、蚜虫、地老虎,大喇叭口期要防治玉米螟虫。适时收获,当玉米籽粒乳线消失或籽粒尖端出现黑色层时进行。
经过审定,郑单6122符合河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河南省夏播种植。但需要注意的是,要特别注意防治茎腐病和锈病,以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郑单6122,不仅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的骄傲,更是农民朋友丰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