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软占:佛山农业的绿色革新
在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新山软占以其出色的特性和稳定的产量,成为了稻米种植领域的新星。这款由新软占和佛山油占杂交而成的感温型常规稻品种,以其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5至128天的短周期,与粤香占不相上下,展现出了其早熟的优势。
新山软占的株型适中,叶色浓绿,剑叶长而直,展现出良好的抗倒性。在成熟期,其熟色好,苗期耐寒性中等,为种植者提供了一个可靠的选择。其株高介于96.5至101.5厘米之间,穗长19.1至20.1厘米,亩有效穗数达到19.9至20.1万,每穗总粒数在118.5至130.4粒之间,结实率高达79.3%至81.1%,千粒重为19.9至20.0克。
在品质上,新山软占的早造米质达到了国家和省级优质2级标准。其整精米率达到57.2%,垩白粒率仅为5%,垩白度低至1%,直链淀粉含量为18.1%,胶稠度为78毫米,长宽比为3.5,这些指标都体现了其卓越的食用品质。
在抗病性方面,新山软占表现出了高抗稻瘟病的特性,中B、中C群和总抗性频率分别为89.47%、100%、92.75%。在病圃鉴定中,穗瘟和叶瘟的等级均为2.33级,显示出其在抗病方面的优异表现。然而,它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为中等,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防治。
产量方面,新山软占在2005和2006年的两年早造省区试中,平均亩产分别为378.93公斤和356.60公斤,与对照种粤香占相比,减产幅度不显著。2006年的早造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为348.66公斤,日产量在2.78至3.04公斤之间。
广东省品审会的审定意见指出,新山软占适宜在广东省各稻作区早、晚造种植,但粤北稻作区应根据生育期慎重选择使用。在栽培技术要点上,特别强调了防治白叶枯病的重要性。
新山软占的诞生,不仅为稻米种植带来了新的选择,也为佛山市乃至广东省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款稻种以其高产、优质、抗病的特性,成为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