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绽放的水中仙子——冬荷的引种与栽培技术

2025-08-11 05:48:57 发布

在闽南地区,一种名为“冬荷”的荷花品种以其独特的四季生长特性,为当地的花卉世界带来了新的生机。2005年4月,三个冬荷品种——冬花红、雪里红、傲霜——从广东三水荷花大世界引进,开始了它们的试验种植之旅。经过观察,冬荷以其长生育期、长花期、丰花性以及强适应性和抗逆性,证明了其在闽南地区四季生长的能力,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推广潜力。

冬荷的生长与温度关系密切。不同于一般荷花,冬荷在5℃以上便开始发芽生长,8℃以上现蕾,15℃以上开花,而低于5℃时花蕾会死亡。尽管在11月下旬遭遇寒流,冬荷的生长受阻,但气温回升后,它们又能迅速恢复生长,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到了秋季,分株移栽的冬荷在次年3月便有花蕾现出水面,预示着新的生长周期的开始。

冬荷的地下茎与一般荷花有所不同,它们不膨大、不停止生长,而是形成细长的莲鞭,莲鞭上有节有根,顶芽不断向前延长生长,叶芽(花芽)不断分化并抽生新的叶片(花蕾)。这种特性使得冬荷在种植时需要特别注意其生长空间,以保证植株的健壮和花的繁茂。

在栽培技术上,冬荷的管理与一般荷花有所不同。首先,冬荷对植地的要求不严格,但需要光照和水源充足。其次,冬荷采用分节移栽的方法,即利用长过立叶、开过花具有顶芽或腋芽的节作为繁殖材料。此外,冬荷需要勤施追肥,以补充其终年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在植株封行时,还需摘除枯黄的无花立叶,以促进新叶的生长。同时,冬荷的生育期长,需要随时疏挖老茎,以保证新茎的抽发和植株的生长。最后,冬荷的病虫害防治也不容忽视,需要定期喷洒农药以预防腐败病、叶斑病,以及防治缢管蚜、斜纹夜蛾等虫害。

冬荷以其大株型、长生育期、长花期、丰花性以及强适应性和抗寒抗病性,成为了风景旅游区、名胜古迹、社区等美化水面环境的理想植物。它的种植,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四季观赏体验,也为“百花之乡”增添了一枝艳丽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