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大麦19号:抗旱抗寒的高产青稞新品种
2025-07-01 05:04:19 发布
在云南的高原上,一种名为“保大麦19号”的大麦新品种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是一种饲用型四棱大麦,以其出色的抗旱、抗寒、抗倒伏能力而闻名。它的育种者们,包括刘猛道、赵加涛等专家,经过精心培育,为我们带来了这一高抗病害、高产的品种。
保大麦19号的植株紧凑,长芒,无花青素,分蘖力强,穗层整齐,熟相好,株高大约90厘米。它的基本苗数量在每亩16至18万之间,有效穗约34万,成穗率大约60%。穗长6.5厘米左右,穗实粒数约50粒,千粒重约35克。生育期大约153天,这意味着它能够在一个较长的周期内积累养分,最终带来丰富的产量。
在产量方面,保大麦19号在第一个生长周期中亩产达到456千克,比对照品种保大麦8号增产12.3%;在第二个生长周期中亩产422千克,显示出其稳定的高产特性。
栽培保大麦19号时,需要选择排灌方便的中上等田块,并在播种前晒种1至2天。适宜的播种时间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每亩播种量为8至10千克。合理施肥是关键,每亩需施农家肥1500至2000千克,尿素20至25千克,普钙30至40千克,硫酸钾6至8千克作为底肥。在大麦分蘖期,还需追施尿素20至25千克。
此外,有条件的地方应进行3至5次灌溉,包括出苗水、分蘖水、拔节水、抽穗杨花水和灌浆水。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草害及鼠害,并及时进行田间管理和收获。
保大麦19号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400至2200米的水田和旱地种植,冬播季节为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虽然千粒重稍低,但这并不影响它作为一种高产、抗旱、抗寒的优良品种的地位。对于追求稳定产量和高抗性的农民来说,保大麦19号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