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新希望】“闽红两优727”——高质高产的红米新品种

2025-06-28 05:08:57 发布

在云南省的红土地上,一种名为“闽红两优727”的红米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为当地农业带来新的希望。这款由云南省国有资本运营金鼎禾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共同培育的杂交籼稻,以其独特的特性和优异的表现,通过了滇审稻2019006号的严格审定。

“闽红两优727”以其适中的株高96.6厘米和良好的株型,展现出亩有效穗19.0万穗的高产潜力,成穗率高达69.7%。全生育期长达161.0天,耐寒性中等,熟期转色优良,且易落粒。其穗长22.3厘米,穗总粒数141.2粒,实粒数114.3粒,结实率高达81.9%,千粒重达到29.9克。经过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测,该品种的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等多项指标均达到了优质三级标准,蛋白质含量为6.4%,直链淀粉含量为16.4%,胶稠度为78mm,显示出其卓越的食用品质。

在抗病性方面,“闽红两优727”同样表现出色。云南省农作物品种抗性鉴定站的鉴定结果显示,该品种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具有高抗性,对稻曲病也表现出高抗性,但在纹枯病方面则较为敏感。

产量表现上,“闽红两优727”在云南省国有资本运营金鼎禾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的2017-2018年红米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583.27千克,比对照红阳3号增产144.4%,增产点次率高达90%。2018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606.32千克,比对照增产146.6%,增产点率高达80%。

栽培技术要点强调了购买合格种子的重要性,并建议根据当地情况适时早播,采取湿润育秧,稀播足肥,培育多蘖壮秧,秧龄控制在30天左右。在肥料使用上,推荐氮、磷、钾肥以1:0.5:1的比例配合使用,并采取前促、中控、后补的平衡策略。水浆管理上,应做到浅水插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灌浆结实期干干湿湿。同时,秧苗期要重点防治飞虱等虫害,全生育期要防稻瘟病等病害。

最终,经过严格的审定,“闽红两优727”被认为符合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并同意通过审定,推荐在云南省与试点类似区域海拔1450米以下杂交籼稻区域作特种稻品种种植。这一新品种的推广,无疑将为云南省乃至更广泛地区的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