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荷兰菜豆角反季丰收的秘密

2025-09-04 05:49:21 发布

在黄淮流域,荷兰菜豆角以其荚大味美、清香甜脆而备受市场青睐,蛋白质含量更是普通豆角和芸豆的数倍。然而,传统春播方式使得荷兰菜豆角上市晚、品质差、产量低,经济效益不稳定。山东省单县农作物良种研究所自1993年起,探索出一种冬种春收技术,让荷兰菜豆角产量激增50%,提前30天上市,亩增效益近千元,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以下是这项技术的详细介绍:

一、整地施肥

在棉花、水稻、地瓜等晚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灭茬整地。每亩一次性施入3000公斤有机肥、10公斤尿素、50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硫酸钾,若有条件,可适量增施草木灰。整好地后,制作2米宽的东西向畦,畦埂高25厘米、宽20厘米。

二、适期播种

选择翠丰荷兰豆角等大荚矮生品种,荚长12-16厘米,市场受欢迎。黄淮流域适宜播期为10月25日至11月5日,过早播种易导致幼苗徒长,易受冻害。江淮地区可推迟至11月中下旬。播种时,若墒情不佳,需随穴浇水。播种后出苗前避免浇大水,以免影响出苗。采用大小行种植,大行60厘米,小行40厘米,株距20-50厘米,每穴点种2-3粒。播种后覆土2-3厘米。

三、田间管理

冬前,幼苗呈匍匐状,进行浅中耕,并在寒流前覆盖地膜保护幼苗。在冬季温度低至零下12°C的地区,可用玉米秸扎设风障。立春后,气温回升,应及时划锄、松土,提高地温,并结合墒情浇小水,追施提苗肥(一般施尿素10公斤),促使植株早日开花结荚。有条件的地方可加盖小拱棚,使荷兰豆提早15天上市,效益更高。3月上旬,用棉秆、树枝稍微支架,提高田间通风透光,可提高产量20%左右。在荷兰豆初花期、盛花期分别追施尿素10公斤、15公斤,并小水勤浇。此外,叶面喷洒920、植物动力2003、磷酸二氢钾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肥。

四、采收和病虫害防治

荷兰豆从始花到成荚需7-10天,第一批豆角用剪刀采摘,以防翻动茎蔓影响产量。后期如有菜青虫和豆荚螟为害,可用菊酯类农药和辛硫磷混合防治。

通过这些精细的管理措施,荷兰菜豆角不仅能够提前上市,还能保证品质和产量,为农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为黄淮流域的荷兰菜豆角栽培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让反季节栽培变得高效而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