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所127:棉花界的新星,产量与品质的双重突破

2025-07-24 05:10:50 发布

在棉花的世界里,中棉所127以其卓越的性能和产量表现,成为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这个品种由权威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共同培育,其审定编号为川审棉20200001,代表了中国棉花育种的新成就。

中棉所127以其圆锥形的植株和中等大小的叶片,展现出了良好的生长特性。茎杆粗壮,茸毛丰富,铃形锥状,这些特征使得它在田间管理上更为简便。在四川省两年的区试中,中棉所127的平均生育期为130.1天,株高达到96.6厘米,果枝多达13.4台,单株结铃26.1个,单铃籽棉重6.3克,衣分高达39.5%,籽指11.5克。这些数据不仅显示了中棉所127的生长优势,也预示着其在产量上的潜力。

在抗病性方面,中棉所127同样表现出色,它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并且对棉铃虫和红铃虫有着显著的抗性。这些特性对于保障棉花的健康成长和产量至关重要。

纤维品质方面,中棉所127同样不负众望。根据HVICC标准,其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达到32.6毫米,比强度为34.0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为4.5,伸长率为4.2%,整齐度为86.4%,纺纱均匀指数高达171.1。这些指标不仅说明了中棉所127纤维的优良品质,也意味着它在纺织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产量表现上,中棉所127在2017年和2018年的区试中,平均亩产籽棉分别为236.72公斤和251.78公斤,皮棉分别为93.62公斤和100.1公斤,均超过了对照品种川杂13。2019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籽棉227.17公斤、皮棉93.66公斤,再次证明了其稳定的产量表现。

中棉所127的成功培育,不仅为棉花种植者带来了新的选择,也为棉花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优化,中棉所127有望在未来的棉花种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提升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