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美味,健康之选——娃娃菜的风采
娃娃菜,这个来自日本的迷你蔬菜新品种,以其娇小的身形和鲜美的口感,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上赢得了众多青睐。它的外观与我们熟悉的大白菜相似,但尺寸仅为大白菜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仿佛是大白菜的“模拟微型版”,因此得名娃娃菜。
娃娃菜属于十字花科芸苔属亚种,生长周期短,仅需45至55天,商品球高约20厘米,直径8至9厘米,净重150至200克。它适宜在5℃至25℃的温度下生长,对温度的敏感性较高,低于5℃易受冻害,高于25℃则易感染病毒病。娃娃菜的口感薄、甜、嫩,味道鲜美,但由于价格相对较高,市场占有率并不高。
作为一种半耐寒蔬菜,娃娃菜的主根肥厚肉质,侧根发达,适宜生长温度为15至23℃。它对土壤的要求较为严格,适合在土壤深厚肥沃、水肥力强的土壤中栽培。生产周期短,见效快,一般每亩可生产1.2万至1.5万种娃娃菜。
娃娃菜是大白菜的变种,能抵抗轻度霜冻。最适宜生长的平均温度为(17±5)℃。播种温度范围为10至25℃。早春播种,地膜覆盖,可提高地温,实现早播早市。
品种选择上,娃娃菜叶色大致可分为白心和黄心,可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合适品种。市场上有许多抗抽薹品种,如高丽玉瓦瓦、米优星、珍珠瓦瓦等。秋季对品种要求不严格,但夏播应选择耐热性好、早心病的抗病品种。
娃娃菜地上部分较少,根系比普通大白菜小,因此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灌溉方便的砂壤土至粘壤土。生育期较短,应注意使用基肥,充分施用腐熟有机肥,每亩施用10至15公斤复合肥作为基肥。
娃娃菜的管理相对简单。播种后2周内必须种植、固定、补充和拔除杂草。可加强肥水管理,促进生长,无需蹲苗或蹲苗一周。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积水。速扩期(抽穗期)每亩施用10公斤尿素一次。
收获时,当整株植物高30至35厘米,球被紧紧包裹时,即可收获。收获时,应将整株植物拔出,去掉多余的外叶,压平基部,用保鲜膜包装后即可投放市场。
娃娃菜生育期短,抗性强,一般无病虫害。如发现病虫害,可参照大白菜常见病虫害进行防治。
娃娃菜的叶子是嫩黄色的,叶基窄,叶脉细,与大白菜的叶基宽,叶脉粗有明显区别。娃娃菜是一种“超级白菜”,其钾含量远高于大白菜,每100克娃娃菜含有约287毫克钾,而同样重量的大白菜只含有130毫克钾。钾是维持神经肌肉应激和正常功能的重要元素,经常感到疲劳的人可以通过多吃娃娃菜来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娃娃菜还可以帮助胃肠蠕动,促进排便,秋冬多吃,缓解干燥和利尿。
娃娃菜,这个迷你版的大白菜,不仅以其独特的外观和口感赢得了市场,更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健康益处,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