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机棉211:抗虫高产的新希望

2025-01-18 03:46:13

在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中,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培育出了一种新型棉花品种——苏机棉211。这一品种以其卓越的抗虫特性和早熟特性,为长江流域的棉农带来了新的种植选择。

苏机棉211,审定编号为国审棉20241016,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成果。它源自苏优045与中棉所50的杂交,特别针对抗棉铃虫这一目标性状进行了转基因改良。这种转基因棉花不仅拥有苏机棉211这一转化体名称,其所有者也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持有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编号农基安证字(2023)第079号。

苏机棉211是一种早熟常规棉花品种,长江流域棉区夏播生育期仅需100天。它的株型紧凑,株高适中,茎秆粗壮,叶片和茸毛均为中等,第一果枝节位5.8节,单株结铃11.3个,铃形卵圆,单铃重5.5克。衣分高达41.1%,子指11.3克,霜前花率高达95.9%,显示出良好的出苗和长势,整齐度好,吐絮畅。

在抗病性方面,苏机棉211表现出了对枯萎病和黄萎病的耐受性,分别为12.7和23.8的抗病指数,同时对棉铃虫具有较强的抗性。纤维品质方面,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为28.6毫米,断裂比强度为31.7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为4.8,断裂伸长率为6%,反射率为78.3%,黄色深度为8.4,整齐度指数为84.7%,纺纱均匀性指数为146,纤维品质为Ⅲ型。

产量表现上,苏机棉211在2019-2020年的区域试验中,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均比对照品种中棉所50增产,增产幅度分别为1.0%、7.4%和7.4%。2021年生产试验中,增产幅度进一步增加,分别为3.2%、8.3%和8.7%。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化学调控、肥水运筹和病虫草害防治。具体来说,播种期建议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种植密度为4000-6000株/亩,全生育期亩用缩节胺施用7-10克,全生育期亩用纯氮10-15千克,五氧化二磷7-8千克,氧化钾10-15千克,并适量补施微肥。病虫草害防治方面,棉花枯黄萎病发病初期,每株用100毫升增效多菌灵250倍液灌根;虫害防治重点做好盲蝽蟓、斜蚊夜蛾、棉蚜和棉叶螨的防治工作;草害防治采取化学除草为主、人工除草为辅的策略。

经过严格的审定,苏机棉211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江苏和安徽淮河以南、江西北部、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北部和四川丘陵棉区夏播种植。不过,枯萎病、黄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

苏机棉211以其抗虫、抗病和高产的特性,为棉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有望在棉花种植领域带来一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