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优7160:强抗病害的杂交稻新星

2024-08-15 03:12:23

在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博优7160作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以其独特的特性和优势在水稻品种中脱颖而出。由肇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共同培育的博优7160,以其审定编号粤审稻2008057,标志着它在广东地区的认可与推广。

博优7160是一种弱感光型三系杂交稻,具有117至118天的晚造全生育期,比市场上的博优122和博优998分别迟熟3天和5天。它的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偏弱,但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穗大粒多,着粒密,谷粒呈麻黄色,展现出其良好的生长潜力。

在抗寒性方面,博优7160的孕穗期和开花期均表现出中等的抗寒能力。它的科高在108.9至114.4厘米之间,穗长23.0至23.2厘米,每穗总粒数在157至172粒,结实率高达84.6%至85.1%,千粒重在23.2至24.5克。虽然晚造米质未达到优质标准,但其整精米率和食味品质分均表现不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博优7160在抗病性方面表现出色。它高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达到92.3%,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85.3%和100%,田间表现高抗叶瘟和穗瘟。虽然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为中等,但田间发病情况轻。

在产量表现上,博优7160在2006年和2007年的晚造省区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为460.4公斤和468.1公斤,与对照组合相比,增产幅度虽不显著,但表现稳定。2007年晚造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453.9公斤,虽略有减产,但整体产量表现令人满意。

博优7160的制种技术要点明确,特别是在海南三亚春制时,父母本播差期安排为16±2天,叶龄差为3.3叶,确保了制种的高效与稳定。

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对博优7160的评价是积极的,认为其丰产性与对照组合相当,高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抗寒性中等,适宜在广东省中南稻作区和西南稻作区晚造种植,已经顺利通过审定。

博优7160以其抗病性强、产量稳定、适应性广的特点,成为了水稻种植者的新选择,为提高粮食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