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玉402号:辽宁省的农业新星,高产稳产的玉米新品种
在辽宁省广袤的田野上,一种名为丹玉402号的玉米新品种正以其出色的生长特性和产量表现,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由丹东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丹玉402号以其母本丹299和父本DH34的优良基因,展现出了卓越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这种玉米的幼苗叶鞘呈紫色,叶片深绿,叶缘带有一抹紫色,株型清秀,株高可达295厘米,穗位135厘米,叶片数在21至22片之间。花丝为粉色,花药绿色,颖壳浅紫,果穗呈筒型,穗长21厘米,穗行数在16至20行之间,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粒型为马齿型,百粒重36.0克。其倒伏(折)率极低,仅为0~2%,显示出极强的抗倒伏能力。
丹玉402号的籽粒品质同样令人瞩目。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沈阳)测定,其籽粒容重高达737.2克/升,粗蛋白含量为10.33%,粗脂肪含量5.32%,粗淀粉含量73.46%,赖氨酸含量0.32%,这些指标均显示了其籽粒的高营养价值。
在辽宁省春播生育期约为136天,比传统的丹玉39号晚2天,需有效积温2950℃左右,属于晚熟玉米杂交种。经过两年的人工接种鉴定,丹玉402号表现出中抗大斑病、抗灰斑病、抗弯孢菌叶斑病、中抗青枯病和中抗丝黑穗病的优良抗病性。
产量方面,丹玉402号在2005至2006年的辽宁省玉米晚组区域试验中,16点次增产,2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达到655.9公斤,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12.2%。2006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624.7公斤,同样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2.7%。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在中等肥力以上的土壤上栽培,适宜密度为2800~3200株/亩,施用农家肥45000~60000公斤、玉米专用肥450公斤作为底肥,并注意种、肥隔离,防治玉米螟。
丹玉402号适宜在辽宁省的沈阳、铁岭、丹东、大连、鞍山、锦州、朝阳、葫芦岛等有效积温在2900℃以上的晚熟玉米区种植。这一新品种不仅以其高产、稳产、抗病性强的特点赢得了农民的青睐,更以其易于栽培和管理的特性,为辽宁省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