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杂棉4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的棉花新品种,产量与品质的双重突破
2025-08-28 05:08:28 发布
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川杂棉41以其卓越的产量表现和优质的纤维特性,成为棉花种植领域的一颗新星。这一杂交品种,以其自选系GA70为母本,RM78为父本,经过科学组配育成,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农业价值。
川杂棉41植株呈圆锥形,叶片大小适中,茎杆粗壮,茸毛中等,铃形为卵形,这些特征共同赋予了它强大的生长潜力。在四川省的两年区试中,川杂棉41的平均生育期为130.5天,株高达到102.4厘米,果枝数量为13.0台,单株结铃数高达27.1个,单铃重7.2克,衣分40.3%,籽指11.5克。这些数据不仅显示了川杂棉41的高产特性,也反映了其稳定的生长表现。
在抗病性方面,川杂棉41同样表现出色,它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高抗红铃虫,这些特性使得它在病虫害防治上具有明显优势,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有利于生态农业的发展。
纤维品质方面,川杂棉41的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达到31.9毫米,比强度为30.1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为4.6,伸长率为4.6%,整齐度为86.5%,纺纱均匀指数为160.9。这些指标均显示了川杂棉41纤维的高品质,适合用于高要求的纺织工业。
产量表现上,川杂棉41在2016年和2017年的四川省棉花区试中,平均亩产籽棉和皮棉均比对照品种增产显著,增产点率达到100%。2018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籽棉和皮棉分别比对照增产13.3%和12.2%,进一步证明了其卓越的产量潜力。
川杂棉41的成功培育,不仅为四川省乃至全国的棉花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它的高产、优质和抗病特性,使其成为棉花种植者的理想选择。随着川杂棉41的推广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为棉花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