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秘诀】粤鲜糯6号:广东农业科学院的糯玉米新品种
探索农业的奥秘,我们发现了一种新的糯玉米品种——粤鲜糯6号。它是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拥有审定编号粤审玉20200012。这个品种以其出色的产量和抗病性,成为了农民朋友们的新宠。
粤鲜糯6号的生育期大约在77到81天,与市场上的粤彩糯2号相当。它的植株高大,株高可达182至195厘米,穗位高65至69厘米,穗长18.6至19.6厘米。每穗的重量也相当可观,单苞鲜重在295至300克之间,单穗净重229至239克,单穗鲜粒重150至165克。千粒重在312至335克,出籽率65.07%至67.3%,一级果穗率高达82%至85%。
这种糯玉米的果穗呈锥型,籽粒黄白色,口感上乘。它的直链淀粉含量在2.3%至3.6%之间,果皮厚度在74.94至80.01微米,专家品质评分在85.1至87.3分,优于对照种粤彩糯2号。在抗病性方面,粤鲜糯6号表现出色,抗小斑病,中抗纹枯病,田间调查结果显示高抗茎腐病、纹枯病和大、小斑病。
在产量表现上,粤鲜糯6号同样令人瞩目。2017年春季的省区试中,平均亩产鲜苞993.1公斤,比对照种增产7.61%,达到了显著水平。2018年春季复试,平均亩产鲜苞985.2公斤,比对照种增产4.89%,虽未达显著水平,但仍然表现出增产潜力。2018年春季的省糯玉米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鲜苞981.3公斤,比对照种增产3.29%。
栽培技术要点也相当简单,双行植,亩植3000至3300株,授粉后23天左右即可采收。广东省品审会审定意见指出,粤鲜糯6号为糯玉米(甜糯类型)单交种,生育期与对照种相当,丰产性好,直链淀粉含量适中,适口性良好,抗小斑病,中抗纹枯病,抗倒力强,适宜在广东省各地春、秋季种植。
粤鲜糯6号,不仅是农业科技的结晶,更是农民丰收的希望。选择粤鲜糯6号,让丰收不再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