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粳20:芜湖青弋江种业的高产晚粳新选择

2025-07-04 05:17:36 发布

弋粳20,一个由芜湖青弋江种业有限公司与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共同培育的常规晚粳水稻新品种,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适应性,正逐渐成为安徽省双季晚粳稻区的种植新宠。审定编号皖审稻20210042,弋粳20以其稳定的产量和良好的栽培特性,通过了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正式进入推广种植的行列。

弋粳20的品种来源是宁粳3号、武运粳8号和M1148的杂交后代,这一组合赋予了它独特的生长优势。在2018年和2019年的区域试验中,弋粳20的平均株高达到87.4厘米,亩有效穗数为20.2万,每穗总粒数高达137.5粒,结实率达到87.1%,千粒重为29.1克。全生育期为134.0天,与对照品种宣粳2号相当,显示出良好的生长周期控制。

在产量方面,弋粳20在2018年和2019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为627.91千克和629.71千克,均较对照品种增产3.96%和3.92%,虽然增产幅度未达显著水平,但其稳定的产量表现仍值得关注。2019年的生产试验中,亩产585.3千克,较对照品种减产3.68%,这可能提示我们在特定条件下需进一步优化栽培管理。

弋粳20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时播种、合理栽插密度、科学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播种一般在6月中旬进行,水育秧和旱育秧的播种量有所不同,机插秧每亩大田用种量约为3千克。栽插密度控制在每亩1.6万穴左右,基本苗6万左右。水肥管理遵循“前促、中控、后稳”的原则,强调有机肥的使用,并搭配磷钾肥。灌水管理上,强调浅水勤灌促早发,后期则干干湿湿,避免过早断水。病虫草害防治方面,从播种前就开始用药剂浸种预防种传病害,并在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防治灰飞虱、稻蓟马等,中后期则需重点防治白叶枯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

尽管弋粳20在稻瘟病、稻曲病和白叶枯病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但其通过审定,适宜在安徽省双季晚粳稻区推广种植,只需在栽培过程中注意对这些病害的防治,即可充分发挥其高产潜力。弋粳20,不仅是芜湖青弋江种业的骄傲,也是安徽省稻农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