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业新突破:祥A水稻品种的全面解析
在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一种名为“祥A”的水稻新品种正悄然改变着福建的稻田。这个品种的审定编号是闽审稻2014023,它以“泉7A”为区试名,是籼型三系不育系水稻的佼佼者。
祥A的生育期较短,从播种到成熟,惠安地区大约需要100天,而泰宁地区只需87天左右,比传统的Ⅱ-32A短5天。它的植株整齐,株型适中,叶片翠绿,上部叶片直立,展现出良好的繁茂性。祥A的分蘖力强,稃尖和柱头均无色,包颈程度中等,株高约75厘米,穗长23.8厘米,每穗总粒数达到131.5粒,千粒重25克。
在不育性方面,祥A表现出色,不育株率达到100%,花粉不育度高达99.99%,柱头外露率为53.84%。然而,它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弱,表现为中感至感稻瘟病。米质方面,祥A的糙米率为82.7%,精米率为74.4%,整精米率为66.1%,粒长6.6毫米,长宽比为3.0,垩白粒率为48%,垩白度为3.3%,透明度为2级,碱消值为7.0级,胶稠度为6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为24.6%,蛋白质含量为9.9%。
繁殖祥A时,父本(保持系)比母本(不育系)迟播4天,叶差约1.0叶;第二期父本迟播6~7天,叶差为1.5叶,父、母本同期插秧。秧田应施足基肥,稀播、匀播种,培育带蘖壮秧;母本插植密度为13.3厘米×13.3厘米。父母本行比为2:8~10,行距19.8厘米。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重施磷钾肥,够苗及时晒田。每亩喷施“九二0”16~22克,以促进生长。同时,要特别注意稻瘟病、黑粉病、纹枯病、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的防治。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对祥A的评价是:属籼型三系不育系,中制播始历期比Ⅱ-32A短4天左右;不育性稳定,柱头外露率高;田间鉴定感稻瘟病;米质一般。经审核,祥A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已通过审定。这标志着祥A将为福建的水稻种植带来新的希望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