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的绿色奇迹——靖粳十七号水稻的丰收故事

2024-08-19 05:03:21

在云南高原的广阔田野上,一片片翠绿的水稻随风摇曳,它们是曲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骄傲——靖粳十七号。这个编号为滇审稻2010015号的粳型常规水稻品种,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稳定的产量,成为高原农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靖粳十七号的诞生,是科研人员陈庆益、姚菊芬等团队成员智慧的结晶。他们于1998年,将合系41号与楚粳23号进行杂交,经过长达6年7代的精心选育,培育出了这一品种。它的株型紧凑,全生育期183天,株高适中,达到103.6厘米,亩有效穗高达27.67万,成穗率高达78.7%,穗总粒数114粒,实粒数86粒,结实率达到了75.6%,千粒重27.1克,落粒性适中,保证了每一粒稻谷都能安全收获。

在米质检测方面,靖粳十七号同样表现出色。糙米率85.0%、精米率76.1%、整精米率71%,粒长5.2mm,长宽比1.8,垩白粒率63%,垩白度7.7,透明度2级,这些指标都显示了其优良的食用品质。硷消值7.0、胶稠度80mm、直链淀粉19.7%、蛋白质8.4%,这些数据更是证明了其营养价值的丰富。

在抗性方面,靖粳十七号展现出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的特性,耐寒性也表现中等稍强,这些特性使其在多变的高原气候中也能稳定生长。

产量表现上,靖粳十七号在2007-2008年云南省中部粳稻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了703千克,比对照增产5.2%,增产点率高达75.0%。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753.0千克,较对照增产3.7%,这一成绩充分证明了其高产潜力。

最后,靖粳十七号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500-1850米的粳稻区种植,这使得它成为了高原水稻种植的理想选择。在这片土地上,靖粳十七号不仅带来了丰收的希望,更成为了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