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新成果——“滨糯1号”:抗病害、高产出、优品质

2025-09-01 05:16:05 发布

在河北省的农业领域,一项新的育种成果——“滨糯1号”正引起广泛关注。这款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与唐山市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培育的糯稻品种,以其早熟、高产、抗病和优质的特性,为当地稻农带来了新的希望。

“滨糯1号”的全生育期约为166天,植株高度达到108.9厘米,穗数可达20.1万/亩,穗长19.2厘米,每穗粒数约124粒,结实率高达90%,千粒重31.2克,显示出其出色的生长潜力和产量潜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品种的抗倒伏性能强,这对于稻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因为它意味着在面对恶劣天气时,作物的损失会大大减少。

在抗病性方面,“滨糯1号”同样表现出色。根据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的抗病性鉴定,2017年和2018年的稻瘟病综合指数分别为5和6,损失率最高级分别为5级和7级,同时对条纹叶枯病具有抗性。这些数据表明,该品种能够有效抵抗主要的水稻病害,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在米质方面,“滨糯1号”同样达到了高标准。2017年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的测定结果显示,出糙率81.7%,整精米率63.0%,直链淀粉含量1.5%,胶稠度100毫米,达到了国标优质3级米标准。这意味着“滨糯1号”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优,能够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糯米的需求。

在产量表现上,“滨糯1号”同样不负众望。2017年和2018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为638.1千克和575.2千克,2018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546.3千克。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滨糯1号”的高产潜力。

栽培技术方面,“滨糯1号”适应机械化旱直播栽培,气温稳定在15℃后即可播种,亩播种量6千克。无论是乳苗抛栽还是插秧,都有明确的技术指导,确保稻农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栽培方式。在施肥方面,底肥和追肥的施用都有详细的指导,有助于提高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综上所述,“滨糯1号”以其早熟、高产、抗病和优质的特性,成为了河北省稻作物种植的新选择。它不仅能够提高稻农的经济效益,还能够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糯米产品。随着“滨糯1号”的推广种植,河北省的稻作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