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新希望:中棉所96034棉花品种
在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中,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出了一种新型棉花品种——中棉所96034。这款棉花以其独特的抗虫特性和优异的产量表现,为黄河流域的棉农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棉所96034,一个编号为国审棉20241012的转基因抗棉铃虫中熟常规棉花品种,以其出色的抗虫能力和稳定的产量,通过了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这款棉花品种的生育期为117天,株型松散,株高约101.3厘米,果枝较长,茎秆粗壮,叶片中等大小,颜色鲜绿。单株结铃数达到16.5个,铃形为卵圆形,单铃重6.5克,衣分41.4%,子指11.5克,霜前花率高达93.4%。这些特性使得中棉所96034在生长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出苗、长势和整齐度,吐絮畅顺。
在纤维品质方面,中棉所96034同样表现出色。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为28.2毫米,断裂比强度为29.9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为5.2,断裂伸长率为6.1%,反射率为78.0%,黄色深度为9.1,整齐度指数为84.3%,纺纱均匀性指数为134,纤维品质属于Ⅲ型。
产量表现方面,中棉所96034在2021-2022年的区域试验中,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41.3千克、99.7千克和93.1千克,比对照品种中棉所100增产3.4%、7.0%和5.7%。2023年的生产试验中,亩产分别为257.8千克、106.1千克和101.1千克,增产1.5%、5.4%和4.0%。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化学调控、肥水运筹和病虫草害防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棉所96034对二代棉铃虫具有抗性,一般不需防治,而三、四代棉铃虫则需要在特定条件下进行防治。
审定意见明确指出,中棉所96034适宜在天津、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南部、陕西关中、江苏和安徽淮河以北棉区春播种植,但黄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
中棉所96034的问世,不仅为棉农提供了一个抗虫、高产的新选择,也为我国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