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业新突破:旺9S水稻品种的培育与特性
在福建的肥沃土地上,农业科技的种子正在茁壮成长。旺9S,这个由福建旺穗种业有限公司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共同培育的水稻新品种,以其独特的特性和潜力,为当地农业带来了新的希望。
旺9S,原名T528S,是经过精心选育的光温敏互作籼型两系核不育系水稻。它的诞生,源于86315S与广占63-4S的优良基因结合。在福建沙县,3月底播种的旺9S,经过约93天的生长期,展现出了与广占63-4S相当的生育期。而在4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播种,其生长周期则缩短至75至86天,同样与广占63-4S相媲美。
旺9S的植株整齐,株型适中,展现出强大的分蘖力。叶片和叶鞘呈现健康的绿色,叶缘和颖尖同样保持着自然的绿色,而柱头则无色,叶形正卷,剑叶短且直立。谷粒长粒型,有芒,株高约80厘米,穗长23厘米,穗粒数约160粒,千粒重达到23.5克。
在田间测试中,旺9S展现了100%的不育株率和花粉不育度,几乎无花粉,柱头外露率为62.05%,其中双边外露率为19.3%。育性转换温度大约在23ºC,这表明旺9S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旺9S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弱,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稻瘟病的防治。
繁殖旺9S时,技术要点包括在海南春季繁殖,确保幼穗分化期间日平均气温低于23℃。秧田应施足基肥,稀播、匀播种,培育带蘖壮秧。秧龄以25至30天为宜,单本插植,规格以5寸×6寸为佳。大田管理要施足基肥,早追肥,重施磷钾肥以促进分蘖,够苗时及时晒田。始穗期每亩喷施“九二0”4至6克,同时注意防治稻瘟病、黑粉病,并进行去杂保纯。
经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严格审核,旺9S以其光温敏互作籼型两系核不育系的特性,通过了审定。虽然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弱,但旺9S的高柱头外露率和与广占63-4S相当的生育期,使其成为福建省农业发展中的一个新亮点。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旺9S有望为福建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